-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如何判斷心律失常的危險程度
- 如何判斷心律失常的危險程度
-
參與醫生
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 李慧君 副主任醫師

心律失常的危險程度關注最多的是惡性心律失常。惡性心律失常會導致心臟原因的猝死。根據危險程度分級:
1、輕度心律失常:正常人群也會有,是偶見出現。如房早、室早、室上性早搏。會導致短暫的不舒服,或者沒有感覺,只是在心電圖檢查或者動態心電圖檢查時候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不需要過多干預;
2、重度惡性心律失常:可以導致心臟驟停、可以導致猝死,往往是指持續緩慢的心律失常、病竇綜合征,或者是室速、室顫原因;原發短暫的心律失常:是可以治愈的,往往是指室上性心動過速、預激綜合征等心律失常;持續多年的心律失常:都是繼發有器質性器官損害,如常見的長期心梗以后導致的心臟缺血,缺血部位梗死會形成纖維化,會導致心電的不穩定,出現室早、室速和室顫,此種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如果是明確的有繼發因素,比如是由心臟缺血導致,通過改善心臟缺血和對心肌的再灌注治療,缺血改善以后心律失常就會減少或者治愈。
對于心律失常檢查手段,包括以下幾種:
1、心電圖:最常見也是最便宜,但是,心電圖的特點較短暫,只能是在一瞬間,所以有些心律失常抓不住;
2、動態心電圖:效果較好也最實用,有24小時、72小時甚至1周的心電圖,通過監測患者在這之間出現的心律失常,根據結果判斷是哪一種心律失常而進行不同的治療;
3、經食道心電圖:在臨床使用的不是很多;
4、運動試驗:主要是評估患者有沒有心臟的缺血,運動以后有沒有誘發新的心律失常出現。
心律失常的危險程度是和心律失常發生的原因、種類、持續的時間、發生的多少,以及有沒有繼發因素等多種因素相關,不是一概而論。如何判斷是哪一種心律失常,或惡性程度的高低,最主要的手段現在還是動態心電圖最常見。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