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乳腺癌化療后腫瘤變小的真相
- 乳腺癌化療后腫瘤變小的真相
-
參與醫生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魏洪亮 主治醫師

乳腺癌化療后腫瘤變小的真相,是使癌細胞通過化療的方法大量死亡,導致腫瘤的占位性特征被磨滅。腫瘤在生長過程中,是膨脹性、浸潤性生長,會擠壓并且侵蝕周圍正常組織,通過化療的方式,可使整個病灶縮小,周圍組織會恢復原有形態,腫瘤的占位效應會消除。腫瘤變小的方式通常有兩種,第一種是向心性變小,原來有5cm的腫瘤,通過化療后變成2cm,說明化療療效非常好。還有一種是分散性縮小,即原來5cm的腫瘤,經過化療之后,變成3-5個直徑不到1cm或1cm左右的小腫瘤,這是腫瘤縮小的另一種形態和方法。在以前化療通常應用于晚期的乳腺癌、轉移性乳腺癌,以降低復發進展的風險,現在新輔助化療越來越多地使用,即臨床醫生將新輔助化療應用于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主要目的是觀察早期乳腺癌患者病灶,是否能在術前化療過程中明顯縮小,多數患者可以通過化療明顯縮小病灶,但少數患者病灶并沒有通過術前化療取得好的療效,如果這部分患者將化療應用在術后,不僅會出現化療的不良反應,而且還沒有獲得化療降低復發風險的作用。所以多數患者進行術前化療,是通過腫瘤的大小變化,來判斷化療敏感性,如果化療不敏感,腫瘤反而增大,在術后還會進行強化治療,包括強化內分泌治療、強化靶向治療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