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肝內實病灶是什么意思
- 肝內實病灶是什么意思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李濤 主任醫師

肝內實病灶通常是指肝內實性病灶,一般是做查體、腹部彩超時發現的肝內實性病灶,翻譯過來或通俗來講是肝臟占位性病變,或者叫肝臟結節。肝臟結節很常見,查體也很常見,可以分為良性結節或者良性實性病灶,或惡性實性病灶。實性病灶最常見的是肝血管瘤,是查體時最常發現、最常見的一種肝臟良性病變,或者叫良性實性病變。如果能明確診斷是肝血管瘤,第一不會發生惡變,第二最需要關注的是大小變化。一般對于大小在8cm以下、生長不迅速的可以定期觀察,對于超過8cm或者生長比較迅速的,發生破裂出血的風險會加大,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良性實性病灶常見的還有局灶增生結節或肝硬化結節,還有肝腺瘤,這幾種都要區別對待。如肝硬化結節,有肝硬化的患者肯定要定期復查腹部彩超,觀察有沒有變化,因為肝硬化結節有癌變的可能性。局灶增生結節5cm以下可以不用處理,但超過5cm也需要治療。對于肝腺瘤也需要手術,因為有惡性的可能。而對于惡性實性病灶,更需要在CT、核磁進一步確診的基礎上及時手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