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引起排卵期出血的原因
- 引起排卵期出血的原因
-
參與醫生
煙臺毓璜頂醫院 張寧 主任醫師

月經周期調節是非常復雜的過程,主要涉及到下丘腦、垂體和卵巢。一個月經周期的卵泡期,卵泡從竇卵泡階段發育到優勢卵泡,直到排卵,而隨著卵泡發育,顆粒細胞分泌的雌激素水平逐漸增高。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上皮、腺體、間質、血管,均呈現增殖樣變化,稱為增殖期。子宮內膜從形態學上會分為功能層和基底層,基底層不受卵巢激素變化的調節,不發生脫落,子宮內膜的功能層受卵巢激素變化的調節,同時靠螺旋動脈提供營養物質,螺旋動脈對于甾體激素極其敏感。排卵后,由于卵泡液中的雌激素釋放到腹腔內,使循環中雌激素水平暫時急劇下降,部分女性的子宮內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出現子宮內膜脫落引起有規律的陰道出血,稱之為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暫時下降引起的。排卵后1-2天,黃體開始分泌雌激素,使循環中的雌激素水平又逐漸上升,子宮內膜修復,出血可自行停止。排卵期出血會影響正常的性生活,會對懷孕造成影響。病理性的因素也可以導致排卵期出血,比較常見的有子宮內膜息肉、增生等。因此,有排卵期出血的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