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價格的變化
人才價格在1992年到1996年變化最大,翻了10倍多,從幾百元變成了幾千元。1996年-1998年隨著互聯網等新型產業的興起,帶動了整個職場人才價格的提升。1998年-2000年是一個平穩期,目前隨著國外電信業的不景氣,像朗訊這樣的企業都在大幅裁員,一大批海歸人才回到國內,提升了國內人才的價格。
1998、1999年互聯網最紅火的時候,一些網絡公司的員工的工資每個月都必須提高,否則人才就有可能流失掉。當時網絡公司里做內容的人員大多是從傳統媒體里出去的。現在隨著傳統媒體市場化的運做,大幅度地提高薪酬,而網絡公司不景氣大量裁員,又使這部分人才開始回流到傳統媒體中來。人才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行業經濟的發展變化。
用什么吸引人才
吸引人才的第一要素還是薪酬,也有的人把企業文化、企業知名度排在首位,但進入一個更知名的企業,首先提升的是自己的“含金量”,換一個角度來說就是讓自己更值錢。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才的柔性流動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怎么讓自己變得更值錢。
獵頭公司選擇的人才首先是業務好、管理也好的復合人才。目前部門經理的月薪在1.5萬-2萬元,業務總監在2.5-3萬元。其次是銷售人員,目前一個大客戶經理的年薪是30-50萬元。而財務人才是越高越缺。如果一個高級財務人才辭職,一個月內肯定會接到幾十家獵頭公司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