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不僅體內臟腑經絡氣血與體表肌膚皮毛筋骨肢節有密切聯系,而且機體與周圍環境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氣功美容就是通過培育人體真元之氣以“扶正驅邪”,或治療一些損容性疾病而達到養生卻病、健美形體和美化容貌的目的。因此在氣功美容的實踐中,同樣需要在中醫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和氣血津液學說理論指導下進行整體辯證,在“辨證論治”原則基礎上辨清機體陰陽盛衰和臟腑氣血的寒熱虛實,進行辨證施功,常用的原則為:
(1)陰陽辨證施功
陽虛患者練功時“宜靜不宜動”,因為動則易耗氣損陽,靜練則有益攝精氣而益元氣,促真陽萌生,正所謂“虛靜之中一陽復來”。陰虛患者多為精虧液耗,練功時切記以清心寡欲為要,可選練“吸提攝閉”等功法以固陰精,正所謂“吸則氣入,陰之闔也”(《東醫寶鑒》)。此外,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陰虛者酌選具有秘陽益精的功法,也可起到水火共濟,陰平陽秘的保健美容效應。
(2)寒熱辨證施功
寒證無論是“陰盛則寒”或是“陽虛則寒”,皆俱有“陰盛陽虛”的共性,故選功原則與陽虛相似。而熱證練功則宜靜練以治熱,選擇練靜功為宜,因為“動主陽,靜主陰”,動則火起陽盛,而靜則陰益而制陽。此外,寒熱辨證原則還可指導練功時的調心調息鍛煉,如調心練意時,寒證宜“內想大火,久之覺熱”,即所謂“人心思火則體熱”(《養生醍醐》);熱證宜“內想大水,久久覺寒”,即所謂,“思水則體寒”。而在調息練氣時,熱證宜選呼訣,以練呼為主,吐故納新,口出鼻入以涼之;寒病宜選吸訣,以練吸為主,存氣閉息,用意生火以溫之。
(3)虛實辨證施功
“虛病宜存想收斂固密,心志守內之功以補之”(《養生膚語》)。在實際練功中可根據各臟腑虛損情況,選擇相應的具有補益強壯的俞穴進行“意守”。實證則以動功鍛煉為主,動則有助疏通經絡、運行氣血,使得滯通而實瀉,即所謂“實病宜按摩導引”(《養生膚語》)。
(4)體形辨證施功
中醫學以五行學說對人的體型性格進行分類:木型人勞心、多憂,火型人多慮、心急,土型人好利、安心,金型人急心、剽悍,水型人不敬畏。有其外必有其內,人的體格類型不同,其心理素質也會有差異,所誘發的損容性疾病也不同,而且某些氣質性格類型的人練某種功法又易出現氣功偏差的發生。因此,在練氣功美容時應注意根據人的體型氣質的稟賦差異,選擇合適的健美功法。
(5)天人合一施功
在自然界的氣候變化過程中,人體也會隨著產生適應性生理反應。由于人體的生理病理活動均受自然界各種變化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練氣功美容時應根據這些自然界因素對人體影響的強度和導致機體變化的程度慎重選擇適宜的功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