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哲學的樸素唯物觀,也是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其在氣功中的應用相當廣泛,因此理解其概念與內涵,對學習和掌握氣功美容的精髓至關重要。
(1)陰陽學說與氣功
“陰陽”代表宇宙事物間相互對立統一的矛盾體,陰陽之間存在著相互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相互消長轉化和相互離合的辯證關系!叭松行,不離陰陽”,人體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也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關系,陰陽相互依存,“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如果機體陰陽維持相對平衡則處于健康狀態,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若機體內陽精與陰血相結合,則會孕育新生命。若機體陰陽平衡失調,“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此時機體出現病變或衰老。若陰陽變化超過一定限度致相互離決則生命消亡。這就是陰陽離合的過程。陰陽學說與氣功關系也十分密切,氣功中的動功屬陽,靜功屬陰,而各種功法中的每一招一勢又可再分陰陽,如動勢中上為陽下為陰,調息時吸主補養屬陰,呼主表瀉屬陽。因此要卻病延年駐顏美容,就應在陰陽學說原則指導下選擇練功方法以調節體內陰陽平衡。如在養生健美方面,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故在春夏之季應練靜功或靜動相兼功法為主,常行“攪海吞津”、“存思冰雪”等滋陰養陽,而秋冬季節則相反,練功以動功生陽益陰為主。其次可根據各人自身陰陽盛衰狀況進行辯證選功,如興奮型、靈活型氣質喜動屬陽,練功宜選偏動的陽類功法。還可根據損容疾病中的陰陽屬性選擇練功:如久病、里證、寒者屬陰,新病、表證、熱者屬陽,故應遵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原則正確選功。此外,還應根據各人工作性質、晝夜四季的變化來練功,以正確調整機體陰陽偏頗,保持形體容貌肌膚的青春與健美。
(2)五行學說與氣功
五行學說是用自然界金木水火土為五種最基本的物質特性,來代表宇宙間事物的特征及其相互的生克乘侮關系。五行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助長和相互制約克伐的關系,以維持和促進事物的平衡發展。如果這種相生相克關系失常,就會出現反常的相互乘侮的關系,事物的平衡協調發展就會受破壞。中醫理論用五行學說來闡述機體五臟功能及其相互間的生理聯系和病理變化過程,強調了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平衡協調關系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醫學氣功療法中也融匯了大量五行學說,如“六字訣”中就有“噓”屬肝木,“呵”屬心火,“呼”屬脾土……等;在調身練形功法方面,如“五禽戲”就用五行學說指導姿勢鍛煉;又如氣功治療肝陽上亢時,選意守腎經涌泉穴功法,就是取其滋腎水以平肝木之意,包含了五行生克乘侮關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