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
- 兒童抽動癥怎么分別
-
24個月
2009-03-31 12:39 瀏覽3597次
病情描述:
我女兒今年2歲半從她1歲半的時候就開始有異常表現: 比如:坐在一個地方全身使勁、出汗、不說話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一天出現23次同樣的情況,到現在還是這樣。不知道這是不是兒童抽動癥,應該怎么治療。謝謝!
- 答
輕度的抽動癥狀可通過環境調整,消除引起兒童緊張、疲勞的外界直按應激源而逐漸得到緩解。癥狀較重時需采用心理、教育治療和藥物治療。有一種稱為“逆習慣性行為模仿”的治療方法,對矯治抽動癥有一定療效。具體做法是:在患兒出現抽動動作時,矯治者當即提供一個相反的動作,要患兒跟著模仿,模仿正確時便給予表揚,予以強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抽動癥狀可逐漸消除。在教育措施上,家長和教師對抽動癥兒童不要給予過多關注,或提出過急、過分的矯治要求,當然,更不宜對這類兒童嚴厲批評。要引導抽動癥兒童在日常活動中多向其他健康、優秀的學生看齊,通過積極模仿和正面鼓勵進行矯治。采用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藥物,對治療抽動癥有明顯療效,但必須是在抽動癥狀較嚴重時才可服用,且應接受醫生的指導,注意觀察服藥后的副反應,以防發生意外。

-
2009-03-31 12:43
- 答
一、兒童抽動癥的病因及表現 兒童抽動癥是多發于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現在多主張把病程在1個月到1年者稱為暫時性抽動障礙;病程在1年以上的稱為慢性抽動障礙,在慢性抽動障礙中,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應不同時出現。該病發病率約為1%~7%,有報告達4%~23%者,多見于學齡前及學齡早期兒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3~4:1。一般可短時間內自愈或經治療而愈,頑固者可延數年,甚至延續到成人。

-
2009-03-31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