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
- 您好,孩子得了抽動癥
-
2009-05-22 03:56 瀏覽3813次
病情描述:
自五月底至今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總是扭脖、嘆氣、張嘴的,都說西藥副作用太大,用的中藥,也見效了,但是還是時不時有那些動作,請問大夫,這種病能不能 根治,急切的盼望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 答
中醫按整體觀及辯證論原則對本病進行病因、病理及癥候分型,參照陰陽五行、營衛氣血、舌脈象等制定治療原則,有目的地選擇中藥湯劑、中成藥針灸、推拿、耳穴、經絡療法等。在控制癥狀的同時,改善患兒體質,祛除病因,如憂郁所致的患者應輔以舒肝解郁法,使患者的性格變得開朗。

-
2009-05-22 00:05
- 答
1、西醫:目前西醫治療本病均為控制癥狀,進行病因治療的尚無報道。神經阻滯多巴胺受體,從而控制抽搐等癥狀,其中最常用的藥物是氟哌啶醇、泰必利。但其相應副作用較明顯,如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動作緩慢、肌張力增強、張口困難等,嚴重者可影響繼續治療,同時服用安坦可減少副作用。吩噻嗪類藥物如奮乃靜療效亦可,有人認為癥狀控制及病情穩定方面不如前兩藥。抑制多巴胺合成及消耗多巴胺作用的藥物四苯嗪在部分病人亦有較好效果,但副作用也很明顯。 總之,西藥作用于神經遞質及受體,控制癥狀較快,因藥理作用無選擇性,在控制癥狀的同時亦有明顯控制正常肌群的副作用。部分病人因副作用突出或無法抵消,只好中斷治療,影響了本病的治療和預后。 2、中醫:中醫按整體觀及辯證論原則對本病進行病因、病理及癥候分型,參照陰陽五行、營衛氣血、舌脈象等制定治療原則,有目的地選擇中藥湯劑、中成藥針灸、推拿、耳穴、經絡療法等。在控制癥狀的同時,改善患兒體質,祛除病因,如憂郁所致的患兒應輔以舒肝解郁法,使患兒的性格變得開朗,做到治療方案因人而異,治療過程當中根據病情變化隨變化隨時調整藥物,癥狀控制后可用扶正因本法以鞏固療效,減少復發,但中藥湯劑口感較差,孩子無法長時間接受,影響治療效果。一般中成藥為治療本病較為理想的口服劑型。也可選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推廣的單味中藥有效萬分濃縮提純顆粒之新型配方進行臨癥加減。 總之,中醫治療抽動癥無毒副作用,要充分發揮中醫整體優勢,通過調整陰陽,增強體質,標本兼治,減少復發,學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明天。

-
2009-05-22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