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
- 兩個半月寶寶剛出生時醫(yī)生診斷室間隔缺損4,1毫米,請問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自愈,應注意什么?
-
2011-02-01 08:06 瀏覽10970次
病情描述:
我的孩子現(xiàn)在兩個半月,剛出生時醫(yī)生診斷為室間隔缺損4.1毫米,請問這種缺損度是大是小有沒有可能自愈,平時應注意什么我的乳汁量少一直采用混合喂養(yǎng),半個月前孩子排便情況及大便都很正常,這半個月每天都要排24次而且肚子里總是咕嚕咕嚕的聲音,大便中有奶粒和黃抹,這樣對孩子有影響嗎?室間隔缺損的嬰兒平時應注意什么?比如飲食方面等?
- 答
你好:室間隔缺損(VSD)是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占兒童期先心病的20%~30%,缺損小于5mm的為輕型病例,小型缺損<5 mm=或無明顯癥狀,生長發(fā)育一般不受影響,20%的孩子5歲之前會自愈的,你的寶寶大便很正常,別擔心。

-
2011-02-01 10:24
- 答
對室間隔缺損的嬰兒應該注意照顧好孩子,減少感冒和過度運動。但是需要定期觀察,一般每三個月需要到專科醫(yī)生那里看一次。大多數的孩子在兩歲以內閉合,還有一部分在兩歲到四歲時閉合,等到四歲以后閉合的機會就少一點,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例如在我們隨訪的病人中有個女孩是在14歲的時候才閉合的。黃國英(復旦大學醫(yī)學院兒科醫(yī)院副院長、教授 心血管疾病專家) 混合喂養(yǎng)兒糞便:無論人乳或牛乳喂養(yǎng),若同時加食淀粉類食物,則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單純牛奶喂養(yǎng)稍減,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將蔬菜、水果等輔食加多,則大便與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時,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xiàn)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如果沒有腹瀉,不必停止加輔食,數日以后胃腸習慣了,這種情況隨之消失。對嬰幼兒糞便性狀的觀察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如果嬰兒糞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糞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吃淀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如果孩子的大便次數和性狀都是正常的,就不必擔心。否則需要帶孩子去醫(yī)院化驗大便,了解原因。不必給孩子用太多的藥物,可以服用一些媽咪愛或金雙歧,它可以調節(jié)腸道正常的菌群,改善消化功能。哺乳媽媽的飲食除了清淡,還不要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和涼的食物。

-
2011-02-01 11:16
- 答
你應該多吃一點含纖維比較多的食物和蔬菜例如絲瓜、黃瓜、紅薯等便秘要記得多運動 消化不好要吃的熱點/軟點,便密要多吃蔬菜,特別是含纖維多的蔬菜,如:白菜/芹菜一類.還可以借助"腸清茶"幫助通便. 1顏色。寶寶出生24小時后,體內會排出一些黑綠色、黏稠的焦油狀物質,我們叫做“胎糞”。當寶寶還未出生,這些“胎糞”就已經存在于他的腸道內了。出生后,在他開始正常的消化之前,需要把這些物質先排出體外。一般這種黑綠色的胎糞,僅在寶寶出生的2~3天內出現(xiàn)。 寶寶進食后,他的消化系統(tǒng)慢慢適應他所吃的食物,大便也開始轉成棕綠色,半流體狀。要不了幾天,他就完全適應了,大便顏色轉成淡黃色或棕黃色,大便的性狀也開始逐漸變得比較干,次數也由毫無規(guī)律(幾乎每塊尿布上都沾滿),逐漸變得有規(guī)律、有次數可循。 2性狀。不同的寶寶每天大便次數會各不相同,而同一個寶寶每天、每次的大便也會發(fā)生一些變化,你都可以不必太在意這些。因為隨著寶寶的一天天長大,他的大便的次數會越來越少,性狀會越來越干,顏色也會出現(xiàn)一些細微的變化。 3次數。也許你的寶寶在剛開始的幾天內,每天會有3~4次大便,甚至更多,但2周后,他的次數會一下減少到1天1次或2天1次,這種改變是正常現(xiàn)象。 寶寶的大便可能會出現(xiàn):松散不成形;夾有綠色;每次喂哺后馬上就拉;頭幾天里數多達6次。 這些也都屬正常現(xiàn)象,你不必過于擔憂。 母乳喂養(yǎng)兒的大便 色淺量少。純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會排出淺黃色大便,一般為糊狀或是比冰淇淋黏稠一些,沒有硬度,沒有氣味。吃母乳的寶寶很少便秘,寶寶幾乎能吸收母乳中的所有東西,遺棄的廢物很少。從這方面也解釋了為什么有時你的寶寶會3天才有1次大便。 特別提醒 母親的食物結構會影響寶寶的大便,因此,要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十分辛辣的食品可能會擾亂他的消化。 奶粉喂養(yǎng)兒的大便 量多色深。奶粉喂養(yǎng)的寶寶,在他的消化功能穩(wěn)定后排便次數會比較多,排出的量也偏多,大便的質地也比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硬,顏色呈棕黃色且有異味。當然,你寶寶的糞便有時會變得柔軟,像炒蛋一樣,但最常見的還是質地比較干硬的大便,有時甚至夾有灰白色的奶斑。 特別提醒 喂養(yǎng)小嬰兒的食具要嚴格消毒,以防細菌感染導致腹瀉。 大便的改變 只要寶寶生長健康,體重不斷上升,吃得下、睡得香,你就沒有必要太在意他的大便顏色和性狀的變化。因為大便顏色的變深、變淺,并不意味著寶寶有什么問題;同樣,大便性狀發(fā)生略干略稀的差異,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如果有時你為此擔心和焦慮,那么還是去請教醫(yī)生,以消除疑慮。總的來說,寶寶排便的次數和顏色發(fā)生變化并不預示著他有什么問題。 特別提醒 (1)寶寶大便的氣味、含水量的變化。這種改變可能與寶寶生病有關。如果寶寶偶爾大便變稀,不能說明他有什么異常,或有什么感染。但是,如果他的大便呈水樣,伴有突然的顏色和氣味的變化及排便次數的增加,那么,你一定要帶他去看醫(yī)生。特別是當你覺得寶寶“精神不好”的情況下。 (2)隨著寶寶的生長,吃下不同的食物也會引起大便的一些變化。例如,某種水果或蔬菜都會引起顏色和性狀的改變,一般你無需緊張。如果給寶寶喂食了某種食物后,他的大便變稀了,那么,你應該立即停止喂食這類食物,過一段時間后,重新給寶寶嘗試,并且少量添加。 (3)如果寶寶糞便中出現(xiàn)少量血絲,你需檢查他的肛門,看周圍是否有血管破裂的現(xiàn)象,若有則要去看醫(yī)生。如果糞便中出現(xiàn)大量的血液、濃汁、黏液,說明寶寶可能有腸道感染,須及時去醫(yī)院診治。 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1便秘。便秘表現(xiàn)為排便的次數少,糞便堅硬。排便的次數少是指寶寶3~4天才有1次大便;堅硬是指排便困難、疼痛或不適。對無任何疾病癥狀的便秘,你不必過于擔心,因為這種便秘現(xiàn)象,一般可以通過給寶寶補充更多的液體而得到糾正,但如果寶寶排解大便時很費力,引起哭吵,你就應該帶他去醫(yī)院,讓醫(yī)生處理是否要用藥物糾正。 一般小嬰兒不會發(fā)生便秘,如果便秘,原因大都與水分攝入不足有關。糾正的最好辦法是給寶寶多喝水,即在調配奶粉時,在正常的比例中多加30~50毫升的水,也可以在2次喂奶的中間,給寶寶喂一點水。 特別提醒 不要在寶寶的奶粉中加入葡萄糖、蔗糖或蜂蜜,也不要加在水中。因為這樣不一定有助于便秘的減輕,只會形成寶寶愛吃甜味的習慣,對他日后的生長不利。 當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后,要注意食物的結構,注意新鮮蔬菜、水果和適宜粗糧的攝入,這樣會避免和糾正便秘的發(fā)生。 引起寶寶長期便秘的原因可能會有兩種: (1)你太緊張,太在乎他的大便變化,“便秘”實際只是你自己的主觀臆想。 (2)可能寶寶有過排便痛苦的體驗,他害怕、不愿或不敢排便,這需要媽媽細心的呵護,在他的飲食上作適當調整,或在每天他有便意時,輕輕按摩腹部,使之緩解、放松。 2腹瀉。典型的腹瀉表現(xiàn)為:便稀、呈水樣,次數明顯增多。但你的寶寶只是大便變稀,其他表現(xiàn)都很正常,健康,活動自如,一般不屬異常,不必緊張。但如果他大便為綠色、水樣,伴有不思飲食,體溫超過38℃,或糞便中帶有血或膿汁,神情委靡,煩躁不安……你應及時帶寶寶去醫(yī)院診治。 特別提醒 小嬰兒腹瀉非常危險,會造成嚴重脫水,危及生命。 如果及時去醫(yī)院診治,腹瀉是能在短時間內治愈的。關鍵是你要密切配合醫(yī)生,應按醫(yī)生的囑咐,按時給他服藥和進行生活護理。如果一個療程的藥物用完,應去醫(yī)院隨訪;如果在用藥期間,癥狀仍未減輕,應及時去看醫(yī)生,不能馬虎了事。 腹瀉期間,要按醫(yī)生的囑咐調整寶寶的飲食,千萬不要過早恢復正常飲食,否則會導致癥狀加重或延續(xù)。腹瀉痊愈后,給寶寶喂食應重新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操之過急。開始應以溫和的奶制品為主,攝入的量從少到多,逐漸過渡。如果要加新食品,須一樣一樣來,并且注意食品添加的量,要逐漸增加,等寶寶完全適應后再添加別的食物.

-
2011-02-01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