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通常,人們在治療疾病時,喜歡采取中西藥物合用的方法,希望獲得更好的療效。但由于中藥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十分復雜,如果患者盲目雜亂地合用中西藥物,有時可引起不良反應,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一般來說,中西藥物不能合用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違反配伍禁忌 中藥配伍歷來就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說,西藥本身也有配伍禁忌,兩者合用時則配伍問題更為復雜。如中藥丹參及合丹參的中成藥不宜與土的寧、麻黃堿、洛貝林、維生素B1等西藥合用,這是因為丹參中的水溶成分具有鞣質的特性,能與上述藥物結合產生沉淀,以致降低藥物效果。丹參及其復方藥品還不宜與三硅酸鎂、胃得樂等抗酸藥同服,因為丹參中的丹參釀活性成分可與抗醉藥中的金屬離子(如鎂、鈣)結合形成給合物,從而降低丹參的療效。含朱砂的中成藥如采砂安神丸、紫雪丹、七厘散等不宜與澳化鉀、澳化鈉、碘化鉀、碘化鈉等西藥同服,因為它們發生化學反應后可產生具有毒性的澳化汞或碘化汞。此外,含有鞣質的大黃與西藥四環素、紅霉素、阿托品、利血平、胃舒平、硫酸亞鐵、洋地黃以及維生素類、多酶片類等合用,可以產生鞣酸鹽沉淀物而降低各自的療效。
簡單重復使用 如治療流感發熱,在使用撲熱息痛的同時,如再取用速效感冒膠囊、感冒清、復方感冒靈等藥,因后3種藥中均含有撲熱息痛,會使撲熱息痛劑量過大,從而增加不良反應。
誘發藥源性疾病 川烏、草烏、附子及含有這類藥物的中成藥,如小活絡丹、三七片、元胡止痛片等與鏈霉素、慶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藥物合用,可能增強對聽神經的毒性,導致耳鳴、耳聾。抗菌藥、解熱鎮痛藥與斑螫、朱砂、巴豆等中藥合用,可引起消化道損害甚至胃腸道出血及穿孔。抗菌藥物頭孢菌素、異煙肼、利福平與中藥虎杖合用,抗癲癇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與中藥蒼耳子、雷公藤合用,有可能加重藥物對肝臟的損害。麻黃素、腎上腺素、異丙喘寧與麻黃、枳實等中藥合用,可導致尿儲留,常引起老年人藥源性排尿困難。
作用相巨拮抗 鹿茸、何首烏及含有這些藥物的中成藥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在服用降糖藥的同時會用上述中藥,可減弱降糖藥的作用。茵陳蒿可桔抗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慶大霉素、紅霉素可抑制穿心蓮促進白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昆布、海藻與異煙肼合用可使后者失去抗結核的作用。
一般來說,用藥物治療疾病應該以簡單、有效、不良反應小為原則,能夠用口服治好的,就盡量不用注射;能夠用一種藥治好的,就不用兩種藥物;能單用西藥或中藥治好的,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中西藥合用。這樣不僅減少了藥物的不良反應,而且還可節省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