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九五”期間一項研究課題表明:中藥治療對抗生素耐藥的淋病&cols=1 target=_blank>淋病、非淋菌性
尿道炎、梅毒等性病有著確切的療效。近日,記者就此專程采訪了這一課題的承擔者、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畢煥洲副教授。
畢煥洲醫生指出,濫用抗生素治療性病,目前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江湖游醫不管就診患者是否是性病,動輒注射大量的壯觀霉素、頭孢三嗪。即使有些正規醫院的醫生,也有濫用抗生素的現象。
這不僅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且因不規則用藥,不僅病菌沒有被殺滅,反而造成患者自身菌群失調。就淋病的治療而言,在80 年代以前,首選藥為青霉素及四環素,其療效很好,可謂“藥到病除” ,但現在,其耐藥率已分別達到53.43%和36.26%;80年代到90年代,壯觀霉素被稱之為“一針靈”,其療效當時可達100%,但今天其耐藥率已達6%;頭孢三嗪一直被臨床醫師認為是目前無耐藥的一線抗淋病藥,但應用該藥治療無效的病例比比皆是。淋菌對其他抗生素如喹諾酮類藥物的敏感性也逐漸降低,以至有些患者,即使用遍了常用抗生素,也不見效。芐星青霉素用于治療梅毒,耐藥病例也不斷出現。
流行病學的報告告訴人們:性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那么,怎樣用藥,用什么藥就應該成為每個性病醫生認真思考的問題,甚至應該提高到“責任和義務”的高度來認真對待。
畢煥洲副教授就耐抗生素性病的治療研究表明,中藥復方對耐藥性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及梅毒螺旋體的治療效果顯著。西藥抗生素為單體成分,對病原體的作用點單一,變異的病原體易產生耐藥菌株。中藥多方復方,其藥物成分極為復雜,即使變異的病原體也很難在這一復雜的抗菌氛圍中尋找到生存之路,故臨床中其耐藥者極少,這也是中醫中藥的一大優勢。
中醫認為性病多因房事不節,感受穢濁之毒,毒邪蘊聚,濕熱內生,久而傷及正氣,正虛邪盛而為病。畢煥洲采用古方及經驗方藥相結合,辨證施治。根據病程及合并癥將淋病及非淋菌性
尿道炎分為濕熱熾盛、氣血郁滯和脾腎虛弱三個類型。濕熱熾盛者應用八正散加減,以清熱利濕,通淋解毒;氣血郁滯者應用沉香散加減以理氣通淋,開郁行滯;脾腎虛弱者應用六味地黃丸加白術、黨參、瞿麥等,以健脾補腎,益氣通淋。根據梅毒的分期,一期梅毒應用龍膽瀉肝湯加雄黃以清肝泄熱,利濕祛毒;二期梅毒應用防風通圣合荊防敗毒散,以解表通里,疏風清熱除濕;三期梅毒則強調辨證施治,對證治療。臨床診治數千例,取得了可喜的療效。
現在人們往往認為,治療感染性疾病,中藥不及西藥。畢煥洲的研究表明,中藥不僅對慢性性病有著很好的療效,而且對于急性期的性病也同樣有著很好的療效。畢煥洲主張法古而不泥古,在充分發揮現代醫學優勢的同時,應充分認識傳統醫學的長處。傳統醫學雖然古樸,但其確切的療效卻是醫務工作者新的課題的源泉,應用中醫中藥克服現代抗生素耐藥的困難,這不僅解決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為抗生素問題的研究開辟了一個新思路。
就此,畢煥洲副教授提醒廣大患者,治療性病應到正規醫療單位就診,以防誤診誤治;同時,也建議廣大同道,在抗生素的應用上,對不用抗生素就能治愈的病例,盡量不用抗生素,可用中醫中藥或是其他方法治療;非用抗生素治療不可的病例,盡可能不用廣譜抗生素;非用廣譜抗生素治療不可的,一定要慎重,注意合理用藥,避免過量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