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如今,人們已經把靜脈輸液當成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大病小病都選擇輸液。其實,不適當的輸液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甚至會危及生命。
即使像一般的感冒、發燒、腹瀉,很多人也要求醫生輸液,認為輸液可以讓病情迅速好轉,把靜脈輸液當成了無所不能的“救命稻草”。專家提醒,現在許多人對靜脈輸液存在誤區。
誤區一:很多患者常說,輸液能提高身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病就好得快
現在多數患者到醫院看病,都要求醫生給自己輸液,認為只有輸液才能使病好得快。32歲的吳女士是公司的財務主管,她可是醫院的常客,每次只要有些發燒、腹瀉、頭痛,她都要到醫院去輸液。當醫生問她為什么總是要求輸液時,她說:“我覺得吃藥病好的慢,輸液快。每次感冒后吊一瓶藥水,沒幾天就能好,比吃藥快多了。”
走出誤區:濫輸液的危害相當大,一般情況下,可服藥或肌肉注射治療
解放軍302醫院的劉士敬博士強調,大多數人對于輸液可能和吳女士有同樣的理解,這是缺乏醫學常識所致,也是大多數人存在的誤區。
不可否認,靜脈輸液的方法減少了胃酸對藥物的破壞,效果比較直接,特別是對那些患有胃病和伴隨高燒的患者。
但是,輸液也并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樣液到病除,相反,輸液的方式比口服藥物有更大風險。因為輸液要求無菌操作,特別是靜脈輸液,環境必須清潔,否則大氣內的細菌、致病微生物會對穿刺部位和輸入的液體造成污染,引起患者不良反應。對于有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及老年人,不適當的輸液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
專家建議:如果不是十分必要輸液的話,可以用肌肉注射或服藥來治療。
誤區二:大多數人認為,輸液效果好,無論大病小病都選擇輸液
有些人把輸液當成了救命的法寶,認為輸液的治療效果是最好的,無論是大病還是小病都要求醫生給其輸液。其實,治療像感冒這類疾病,一般是不需要靜脈輸液的。
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張維君教授認為,對付普通的病毒性感冒發燒,最好的辦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補充維生素C。當然,你也可以遵醫囑口服抗感冒藥物,緩解感冒癥狀。口服藥物與輸液相比有方便、安全、經濟的優點。
當然,如果感冒者癥狀較重,如高熱不退、食欲極差、頻繁嘔吐、繼發細菌感染(如肺炎等),就應由專科醫生診斷,看是否需要輸液。
走出誤區:不合理輸液很危險,能吃藥盡量不打針,能打針盡量不輸液
靜脈輸液對藥物的純度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藥物中有雜質,隨著吊針直接進入血管,會造成嚴重的后果,這樣非但沒能治病,還會產生副作用,甚至造成過敏性休克,如果搶救不及時,人在幾分鐘之內就會喪失生命。另外,一些補液中本身就帶有容易引起發燒的物質。
因此,專家告誡:能吃藥盡量不打針,能打針盡量不輸液,尤其不要輕易輸抗菌素和激素。
誤區三:常聽人講,每年輸液兩次可以防腦血栓
現在,定期給腦血管病患者輸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抗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已經成為許多醫院的慣例和患者心目中的“救命稻草”,認為輸了液就能防止腦血栓,即便是血栓已經形成了,也能使其化解。很多老年人聽說輸液可以防腦血栓,都到醫院要求輸液。連有些醫生都奇怪,為什么我們開的這些藥老年人不信,卻偏要相信傳言呢。經常有老人去醫院要求輸液并且說,“輸液好啊,有病治病,無病防病。”
走出誤區:遵醫囑吃降壓藥平穩降壓、控制血壓,才是預防腦血栓的最好辦法
事實上,輸進的藥液隨著身體的新陳代謝,藥物的作用會很快消失,并不可能長期有效。所謂每年春秋兩次輸液可以防腦血栓是沒有道理的。
醫學研究表明:腦血栓的最重要危險因素血粘度增高、顱內或顱外動脈粥樣硬化,使血腔狹窄,血栓形成、栓塞或造成出血。腦血栓往往伴有高血壓,而長期的高血壓也易導致腦血管意外,使小動脈硬化,易于破裂出血或痙攣,導致腦溢血。因此,腦血栓的防治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靠輸液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專家提示:
在生活上,腦血栓患者要注意:
1.消除不良危險因素的影響,積極治療引起腦血管病的各種因素,如高血壓患者應注意有效控制血壓。
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要保證充足睡眠,遠離煙、酒。
3.應注意營養素的合理搭配,控制體重;多吃蔬菜、水果,減少動物性食物的攝入;不暴飲暴食;減少食鹽攝入量(5克以下)。
4.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焦慮。
5.定期進行腦血管病的預防性檢查。
誤區四:經常有人談論說,自行輸液好,既方便,又同樣有效果
36歲的王女士是某軟件公司的經理,平時工作非常忙。為了生病時減少到醫院掛號、排隊的時間,她讓家里的小保姆學會了注射,有個小病小痛的,就自行去藥店買藥和輸液器,回家讓小保姆給她輸液。她說,這樣既省了時間,也治了病,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王女士忽略了很多問題,靜脈輸液直接給藥于血管中,它對無菌要求非常高,患者很難在家中自行解決。一旦病菌直接進入血液就有可能導致敗血病,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走出誤區:自行輸液存在4大安全隱患,實在要輸液也應去正規醫院
專家指出,王女士至少忽略了4大安全隱患:
1.藥物安全問題:如果出現假藥,過期、過質的藥,將會嚴重損害身體,甚至危及生命。
2.注射器的安全問題:如果消毒不徹底,或者注射器感染了如肝炎、愛滋病等傳染病,就可能感染這些傳染病。
3. 在輸液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操作程序不正確、不規范,都可能出現嚴重的輸液反應。
4.輸液的人員問題:輸液人員是要通過嚴格訓練和考核的,不要相信一些沒有行醫執照的“江湖郎中”,另外自行輸液要慎重,不要讓你的安全受到威脅。
因此,專家建議,在必須輸液治療的情況下,您應該去正規的醫院,在合格的環境下、正確的操作下進行輸液。即使是醫生要求輸液,您也要問個明白。尤其當要給您輸抗生素或激素時,更要問清楚為什么,以防濫輸液給您帶來沒有必要的傷害。
相關鏈接:輸液反應
1.發熱反應發熱是輸液中常見的一種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輸入的溶液或藥物制品不純、消毒保存不良等所致。表現為發冷、寒戰和發熱,輕者發熱常在38℃左右,在停止輸液數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嚴重者,初起寒戰,繼之高熱達40~41℃,并有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
2.循環負荷過重肺水腫是由于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咳嗽,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嚴重時稀痰液可從口鼻涌出,肺部出現濕啰音。這是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現,如果不停止輸液并采取急救措施,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3.靜脈炎靜脈炎是由于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剌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而旨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局部靜脈的感染。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發紅、腫脹、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
4.空氣栓塞空氣栓塞是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接不緊有漏縫或加壓輸液輸血無人在旁看守時,可能發生的危險并發癥。只要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時,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紫紺和缺氧,并可立即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