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陳女士拿著一大包結塊發粘的板藍根沖劑,到藥監部門投訴:明明沒過期的藥品,咋就變質了?入夏以來,類似陳女士這樣到藥監部門投訴的例子日益增多。有關專家提醒:強光及高溫易導致藥品變質,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更要注意藥物的貯存方法:
——哪類藥品最需防熱 藥物膠囊或膠丸(如維生素E膠丸、魚肝油等)受熱,會出現軟化、破裂、漏油。甚致整瓶粘在一起,有時還會發現異味; 糖漿劑、眼藥水等,要注意對光看一下是否依然澄清,如果有絮狀物、沉淀物、變色、霉變、結晶以及出現大量氣泡等,就不能再使用了; 沖劑在制作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糖分,受熱亦發粘、結塊,有的密封不嚴的還容易生蟲; 中藥制劑多為″膏、丹、丸、散″,蜂蜜、紅糖等是其中常見的添加劑,容易發霉生蟲,而且那些用白蠟封住的藥丸也可能在高溫下裂開,導致變質; 栓劑多用于插入肛門,陰道中,在人體37℃的體溫下逐漸熔化吸收,當然在酷暑里也容易發生質變,如出現酸敗、顆粒干涸、稀薄、色變、水油分離,甚至出現臭味。另外,眼藥膏在受熱后也容易出現類似于栓劑的變質特征。
——夏季家庭如何儲存藥品 暑季家庭儲存藥品一定要注意低溫陰涼。特別是已打開包裝使用,而又沒用完的藥品,更要妥善保存。一些中藥材易長霉、蟲蛀,在裝瓶前應充分烘干或曬干,裝瓶后密閉陰涼存放。另外,有些藥物遇熱極易揮發,要特別注意密閉,如各種酊劑、醫用酒精等。還有一些藥品對熱特別敏感:如乳酶生、胃蛋白酶、胰島素、丙種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按要求應放在2-15℃的低溫處保存。
——家中莫忘備些防暑藥品 夏季天氣炎熱,家中應備一些防暑及相關藥品:
中暑:可備上些十滴水,主要用于治療中暑引起的各種癥狀,以及消炎鎮痛、清涼止癢、祛風解毒的風油精、清涼油、本草等。
感冒:夏天空調使用不當、游泳時的受寒等都可引發感冒。建議在家中準備一些中聯強效片、板藍根沖劑等藥品。
消化道系統疾病:夏季細菌滋生容易,消化系統疾病較多。建議備上一些具有化濕和中功效的藿香正氣水(或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口服液、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軟膠囊),還有清熱解毒、行氣化滯、消炎殺菌作用的香連丸,補益中氣、健脾養胃的功效,又有消食化積、增加食欲的健胃消食片等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