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年輕的媽媽一旦患病,只想到藥物是否會影響乳汁分泌,但很少考慮藥物進入乳汁后,對嬰兒健康會產生什么影響,這兩者常兼而有之,藥物的毒副反應可不同程度影響嬰兒健康,故不可麻痹。
1.抗生素 青霉素雖不易進入乳汁,但乳汁中若含微量仍可促使嬰兒致敏,引起皮疹。以后嬰兒因病情需要用青霉素時會發生強烈的過敏反應。氨芐青霉素可使嬰兒腹瀉。氯霉素可使嬰兒骨髓受到損害,會產生拒乳或嘔吐反應。鏈霉素、慶大霉素可使嬰兒產生眩暈、耳鳴,甚至耳聾。四環素可使嬰兒發生嘔吐腹瀉,以及前囟隆起等毒性反應。
2.抗菌藥 乳母使用滅滴靈,會引起嬰兒頭痛、不眠或肢體麻木。乳母連續服用含有磺胺增效劑的藥物,嬰兒會出現惡心、嘔吐、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或導致肝、腎功能障礙,甚至產生嚴重過敏反應。
3.解熱鎮痛藥 6個月以內的嬰兒,呼吸中樞對嗎啡類鎮痛藥極為敏感,可引起呼吸抑制。保泰松極易使乳兒形成特異性過敏體質等不良反應。故乳母對這些藥物均應禁用。
4.解痙藥 乳母應用阿托品,不僅會減少乳汁分泌,而且使嬰兒出現高熱、皮膚干熱、瞳孔放大及躁動不安等。
5.抗癲癇藥 乳母服用撲癇酮后,可使嬰兒昏昏欲睡。苯妥英鈉會使嬰兒血液缺氧,而出現鼻尖、指尖發紫等癥。
6.止喘藥 乳母服用氨茶堿后,嬰兒易興奮激動,惡心嘔吐,睡眠煩躁不安。
7.避孕藥 乳母應改用其他避孕方法,否則服用避孕藥后,會使男嬰乳房變大,女嬰的陰道上皮增生。
8.其他 乳母應用奎尼丁、異煙肼、阿司匹林或復方新諾明等藥物,可使先天缺乏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的嬰兒,尤其在6個月以內,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故切忌使用。
總之,在孩子斷奶之前,母親的用藥應慎之又慎,看病時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且暫時停止哺乳,以確保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