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它可由某些器質性疾病引起,如良性或惡性腸道梗阻、狹窄,巨結腸病,甲狀腺機能低下,脊髓或骰神經根疾病等。此外還可因服用某些含鋁抗酸藥(如硫糖鋁等)、抗膽堿能藥(阿托品等)、可待因等藥物引起。上述原因主要應解除病因。然而,臨床上絕大多數便秘病人均無器質性疾病。可能由于排便習慣不良,食物過于精細或飲水不足,結腸肌肉系統張力異常,情緒抑郁或過度緊張等原因而引起。因此,在使用瀉藥治療便秘應注意如下幾點。
(1)瀉藥僅用于偶然便秘或短暫便秘的病人。
(2)對于長期或反復便秘的病人應積極尋找病因。然后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不可濫用瀉藥。
(3)即使是單純性便秘。亦不可長期應用瀉藥,而應通過多吃高渣性食物和纖維性蔬菜,多喝水,多運動等來改善便秘。否則易造成瀉藥依賴性。
(4)蓖麻油和鹽類瀉藥作用發生快,應干早晨空腹時服用。作用慢的瀉藥,如大黃、果導等應于臨睡前服。潤滑性瀉藥,如液體石蠟,適用于老年體弱、高血壓、癲氣,以及痔瘡患者外科手術后服用,以免用力排便。排除腸內毒物或驅蟲時,以服鹽類瀉藥硫酸鈉等較為安全有效。
(5)劇烈瀉藥和刺激性瀉藥在月經和懷孕期間應忌用,以免引起月經過多和流產。此時可用甘油栓。胃腸道潰瘍、出血、傷寒病、腸結核膜炎者也應忌用瀉藥。
(6)瀉藥可用于冠狀動脈閉塞或腦血管意外病人,以防止便秘和排便費力;用于痔瘡患者,以維持糞便松軟,減輕疼痛和出血;用于結腸的調線或內鏡檢查,以清潔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