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本次學術盛會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了三個主會場,并各舉辦了三場研討會。著名感染性疾病診治及抗感染藥物臨床應用專家汪復教授擔任了上海主會場的主席,晨報記者在會后進行了專訪。
汪復教授表示,只要有細菌存在,耐藥現象就會相伴而來,它們可謂是一對“雙胞胎”。我國目前細菌耐藥性的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在全球范圍內也位居前列,有些細菌出現多重耐藥,甚至個別耐藥細菌引起的感染已到了無藥可治的地步。要解決這個矛盾,必須依靠醫院、醫生、藥政部門、患者的共同努力。對廣大的普通市民來說,掌握一些抗菌藥的基本用藥常識很有用。
“一發燒就吃;以為越貴越好;認為打針比吃藥有用;吃吃停停……”汪復教授一下子羅列了好多老百姓中常見的誤區,“抗菌藥就好比是開門的鑰匙,一類細菌針對一種抗菌藥開一扇門,如果開錯了門,就會受到懲罰,耐藥就是細菌對你的報復。”
現在家家戶戶幾乎都備有抗菌藥,這本無可厚非,但是,把抗菌藥當“萬金油”隨便用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舉最常用的例子,“四環素”就毀了一代人的牙齒;“鏈霉素”讓孩子還沒學會說話就聽不見聲音了。
盡管抗菌藥已治愈并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并使許多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如猩紅熱、白喉、鼠疫、炭疽等基本消滅或得到有效控制,但使用過多、濫用及不正確使用等現象卻也在危害著人的生命,只是很多人還未意識到。
汪復教授分析,造成濫用抗菌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醫務人員的問題,認為多用抗菌藥有安全感,有的為了順應病家的要求,有的專業知識貧乏或臨床經驗不足,或受利益驅動等。
濫用抗菌藥也有病家及其家屬的問題,認為發熱就必須用抗菌藥,這在小兒患者中尤其突出。有的認為藥價越貴效果越好,有的認為打針的療效比吃藥好,更有許多家庭常備許多抗菌藥,遇到感冒腹瀉等不適就自行用藥,癥狀好轉后就停藥了,不按規定的劑量和療程用藥,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下次發病再用藥時療效降低或無效。
此外還有藥政管理方面的問題,例如醫院對于抗菌藥的使用缺乏管理制度和使用策略,對醫生開抗菌藥的處方權沒有限制等。
專家簡介
汪復,著名感染性疾病診治及抗感染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教授。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譽所長、衛生部抗感染藥臨床藥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抗感染藥臨床試驗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兼任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感染與化療學會主任,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主編及其他5種雜志的編委。主要研究方向是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診斷、抗菌藥物的臨床評價和細菌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