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chǎn)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jié)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fēng) 糖尿病 痛風(fēng)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fēng) 淋病 腫瘤 |
腹瀉是5歲以下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不久前,國內(nèi)小兒腹瀉病協(xié)作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城鄉(xiāng)各級醫(yī)院濫用抗菌素的現(xiàn)象相當(dāng)普遍,其中80%的腹瀉患兒處方中使用了抗菌素,有的還使用了高檔抗菌素。
專家指出,腹瀉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根據(jù)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以前者更為多見。大量臨床研究資料證實,70%左右的水樣稀便為病毒(主要是輪狀病毒)引起,可以不用抗菌素;拉“雞蛋湯樣便”系消化不良所致,更不要使用抗菌素。濫用抗菌素的后果可造成細(xì)菌耐藥性增加,腸道正常菌群紊亂,誘發(fā)二重感染,使病情遷延或加重。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菌素都有程度不一的毒副作用。
專家們還指出,30%左右的細(xì)菌感染性腹瀉是由侵襲性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引起,正確的處理方法是選用一種有效抗菌素(如氨芐青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等)治療3~6天,配合靜脈輸液或口服補液,當(dāng)病情控制后即可停用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