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常見癥狀
1.眼瞼下垂:最為常見。表現為一側或雙側眼臉下垂,復視,經睡眠休息后可緩解或消失,覺醒后再度加重。
2.四肢無力:自覺四肢無力,站起、上樓、持物、或舉臂過頭均感困難。
3.語音低微:講話過多過長時,聲音逐漸低沉,帶鼻音,咀嚼及吞咽發生困難。
4.咳嗽無力:脅間肌受累時可出現咳嗽無力,呼吸困難,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或繼發肺炎而危及生命。
5.各種肌無力癥狀多于午后或傍晚加重,早晨和休息后減輕。
常用中成藥
本病可分中氣不足型、氣陰兩虛型和脾腎陽虛型進行辨治。
1.中氣不足型 癥見眼瞼下垂,一身乏力,食納欠佳,氣短音微,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潤,脈弱。
治宜:補中益氣。
可選用:補中益氣丸、補益資生丸、益氣養元丸等。
2.氣陰兩虛型 癥見一身及四肢乏力,眼瞼下垂,便溏納呆,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宜:益氣養陰。
可選用:生脈飲、左歸丸、瓊玉膏,河車大造丸等。
3.脾腎陽虛型 癥見一身無力,呼吸氣短,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潤,脈沉弱。
治宜:溫補脾腎。
可選用:右歸丸、金匱腎氣丸,參茸丸、胎盤片等。
常用西藥
1.演化新斯的明:口服每次15毫克,每日3—4次。
2.溴化吡啶斯的明:口服,每次60毫克,每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