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我們已經知道,現代的健康概念不僅指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簡言之,心理健康是指自我感覺和社會功能的良好狀態。它是一種值得我們大家去追求理想的情況,也是心理衛生科學的奮斗目標。具體而言,心理健康包括對自己和對社會兩個方面的認識。
一、對自己的認識
首先是認識自我,不過高或過低地評價自我。過高評價自我會使人過分自滿,將自己臨架于所有人之上而忘乎所以,過低評價自我會使人過分自卑,長期壓抑自己。要能夠站在別人或社區的角度來審視自己,恰如其分地評定自己。過分自滿和自卑的人往往很難跟別人溝通,既缺乏對別人理解,也不了解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樣的人很難客觀地評價自己。特別是過分自卑者,常常以過分追求完美來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因而很容易導致強烈的心理沖突出現心理障礙,如抑郁、焦慮、對他人的強烈嫉妒和對社會的仇視等。
其次是接受自我,不因自己的不足而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完人。要學會將自己的劣勢變為優勢。只有這樣,潘長江才有可能成為“袖珍明星” 。每一個人的真實的自我跟他理想的自我總是有分歧,甚至有巨大差距,但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此只會抱怨,而缺乏用實際行動來改變自己的意志。
最后是善待自我,既要對現實生活有積極的追求,讓自己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也要給自己留足夠的回旋余地。因此有學者提出,所謂心理健康就是各種心理力量之間的平衡整合能力,其精髓就在于可屈撓性。一個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自我虐待的人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要學會審時度勢,調整自己的生活目標,一條路走到黑只能摧毀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對人際關系的認識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英國精神病學家H.S.Dicks認為,不良的人際關系或人際溝通的失敗,是心理不健康和精神障礙的主要原因。一個人人際關系的質量愈高,他的健康水平也愈高,同時,心理治療和康復也是以人際關系為其核心因素。一個人是否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主要有三點:
1.是要有良好的社會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維系人類社會關系的思想準繩,人們只有依照公認的道德觀才可能和平共處,誰愿意與一個道德有問題的人相處呢?這也是為什么心理醫生雖然不是“道德衛士” ,但在心理治療中卻經常會與被治療者探討道德觀問題,剖析不良的道德觀會給自己的心理上造成哪些傷害。
2.學會寬容和信任!昂<{百川,有容乃大” 。既然人無完人,就要學會寬容和理解別人的錯誤。仇恨心理是一面雙刃劍,在傷害別人的同時,會更深地傷害自己。
3.學會適應環境。如果不能回避,也沒有力量去改變環境,那么就得去適應它。有句名言說得好:“如其詛咒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燭!
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常常是相互關聯的,不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人,也難以正確地了解他人;人際關系不良者,必然存在自我認識上的問題!
現代人要想自我感覺良好的生存,心理健康是必修的一課,心理醫生則是我們修這一課遇到困難時的最佳助手和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