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癌癥、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糖尿病發病率疾增、更年期提前、英年早逝、過勞死……為什么偏偏是這樣的字眼,成為描述現代人健康狀況的關鍵詞。
各類重大疾病就在人們的身邊,而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重大疾病的存活率,男性只有60%,女性只占 有70%,能存活10年以上的患者,僅約占總數的20%。
人們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回避這樣的命運,在身體與疾病之間筑起一道堅固的長城?投入一磚一瓦,收獲健康體魄,這就是健康經濟學。投入與產出的比例,考驗著一個人在生活中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談癌色變,這是因為近二三十年來,癌癥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一直不斷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在許多國家,1/4以上的疾病死亡原因是癌癥。由中國國家衛生部最新發表的《中國癌癥預防與控制規劃綱要(2004-2010)》指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我國癌癥發病與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在城鎮居民中,癌癥已占死亡率的首位,超過了25%。”
但是,人類在癌癥面前并不是束手無策,無能為力。癌癥是可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通過合理飲食、加強鍛煉、調整心態等科學、正確生活方式的建立,人類完全可能遠離癌癥。
早期篩查是預防癌癥的一個有效方法。癌癥的死亡率之所以高,是因為發現的時間晚,一經發現,已經處于中、晚期,因而給治療帶來難度。欣慰的是,在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完全能早期發現癌癥的前兆,并通過積極治療,把它扼殺在“潛伏期”。
有些人認為,如果真得了癌癥,還是不知道為好,這是不對的。俗話說,小病不醫,大病吃苦。諱疾忌醫只能使病情加劇,自欺欺人最終是害了自己。面對任何疾病,我們一定不能消極回避,而是要積極應對。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癌癥患者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愈率可達8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戰勝癌癥的關鍵在于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告誡人們,“千萬不要死于無知”。隨時了解自我體內的健康狀況并加以積極干預,最好的辦法是定期體檢。我們要為自身的健康積極行動起來,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應用21世紀人類科技的文明及成果,為幸福的人生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