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年來宣稱較多的美白祛斑功能添加劑有:BG酶、絲素、維甲酸(或:維甲酸脂)、果酸(葡萄精華、蘋果精華、葡萄柚、葡蟠樹、檸檬)、桑椹(或:桑樹提取物、桑樹根提取物、桑樹精華)、曲酸(或:曲酸衍生物)、Vc(或:Vc衍生物)、熊果苷(或:虎耳草、越桔精華、熊葡萄葉素)、西柚、銀杏精華、黃岑提取液、銀杏葉、玉米蜀精華、藻類提取物(或:藻類精華)、甘草提取物(或:甘草黃酮、甘草酸鹽、甘草酸鹽)、胎盤提取液(或:牛胎盤提取液)、對苯二酚(氫醌)、瑩光增白劑、某種汞化合物。
下面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傳統美白祛斑成分。
①.汞
汞化合物是最早使用的皮膚漂白劑,其中最有效的是汞的某種化合物(為保護消費者、防避別有用心者,本報告將不說明這幾種汞化合物名稱),它與皮膚反應產生鹽酸,導致皮膚脫皮,并有毒性,有積聚性,現已禁止使用于化妝品類。
②.對苯二酚(氫醌)
這是較長時間以來,護膚品中較常用的皮膚美白祛斑劑。它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但長期使用或與光會引起外源性色素斑,現已禁止在護膚品中使用。
③.維甲酸(或:維甲酸脂)
Retinoicacid是與維生素A結構類似化合物,主要是使表皮組織保持正常狀態,它能激活細胞的新舊代謝,影響細胞增生、分裂、角化、皮脂分泌、炎癥、免疫反應,它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種換膚方法,涂抹后會出現皮炎、脫皮和紅腫的不適現象。
④.氧化劑
過氧化氫H2O2為氧化分解漂白劑,不穩定,難保存,使用濃度過高時損壞皮膚。
上述幾款美白祛斑劑,都有較明顯效果,但對皮膚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和致敏作用。
⑤.果酸(AHA)
果酸是幾種化學物質總稱,因為其中的大部分物質均可從天然水果中找到,所以以“果酸”稱之。如:甘蔗中的甘醇酸、牛奶中的乳酸、蘋果中的蘋果酸等均屬于果酸,英文統一表示為AHA。果酸是通過降低皮膚角質層細胞之間的粘著力,加快角質層細胞脫落和黑色素代謝來達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上世紀90年代,果酸型化妝品已遍及全世界,但由于高濃度果酸(20%以上濃度)能嚴重破壞皮膚角質層細胞之間的粘著力,造成表皮層嚴重脫落,容易引起皮膚紅腫、過敏甚至潰爛。
據報道:截止1997年7月,美國FDA已受到100多份關于果酸產品引起皮膚不適的投訴。不久前,歐盟科學委員會發表一份文件援引了美國FDA對果酸的研究成果,認為將果酸應用于化妝品中的長期安全性無法保障,而且存在可增加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等問題。歐盟科學委員會已考慮嚴格限制果酸的使用量,并強制含果酸的產品貼上標簽。因此,果酸產品,特別是高濃度果酸產品對皮膚存在不安全性。
⑥.蘆薈
蘆薈的多種成分,如:多糖、維生素類、微量元素,對皮膚均有很好的營養、滋潤、增白等美容護膚作用,對消除黃褐斑、老年斑和粉刺的效果較好;可修復皮膚內外受傷的結締組織,如燒傷等。
蘆薈中含的aloin,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力、防止黑色素的生成及沉著有關,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于黑色素代謝途徑的各個階段,控制、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蘆薈具有很好的防紫外線作用,使皮膚避免由紫外線引起的黑色素增加;蘆薈中含有的VC、VE及SOD,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黑色素生成。
⑦.杜鵑花酸(壬二酸)
它對一般粉刺的療效高達100%,對丘疹、膿庖的效果也有65%,因其致菌能力非常強,用于美白祛斑雖安全性高,但實際效用恐怕要令你失望了。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