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工作者主動給患者良好的心理護理,有利于從認識、感覺、情緒、態度和行為等方面調動手術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手術前的患者以平和的心態,輕松走進手術室;使手術中的患者情緒穩定,體征正常,能很好地配合手術;做完手術的患者回家后能按照我們的家庭護理及康復指導,正確處理好傷口,促進傷口愈合。因此,手術前、中、后掌握好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解決患者的心理難題,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使患者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來接受手術治療,是確保手術安全順利完成、患者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1、擔憂、恐懼
手術前,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疾病和手術缺乏正確的認識,擔心醫生技術不好;擔心傷口發炎;擔心術中麻醉方法不當、麻醉不到位;擔心手術后拆線會疼痛難忍;低齡患者家長擔心小孩術后陰莖發育不好會影響今后的生活質量;成年人則害怕手術效果不理想而影響性生活會危及夫妻感情。
2、羞怯、緊張
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成年人患者裸露身體隱私部位會出現緊張不安與害羞,手術時,他們注意力往往過分集中、緊張、意志脆弱,醫生測試麻醉平面時可能會不講實話,不痛也說痛,以求醫生多用麻醉藥。大多未成年患者則哭鬧、恐懼,不能很好的配合手術。當手術正在進行時他們又會出現急躁心理,希望手術盡快結束。當手術完畢后,又擔心麻醉藥失效后會疼痛難忍;不敢喝水,不敢排小便。怕排小便時污染傷口、又害怕小便排不出來。
3、希冀、迷惘
由于缺乏醫學知識,患者對術后疼痛的控制力及患者及家屬對切口的護理產生迷惘心理。既希望手術成功,又對手術是否達到預期效果產生疑慮。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