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性軟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桿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
杜克雷嗜血桿菌對溫度較敏感,43-44℃以上溫度則失去抵抗能力,20分鐘即可死亡。對42℃抵抗性稍強,但4小時死亡。在37℃中可活6-8天,10-20℃之間7-10天后可死亡,毛囊性軟下疳在此溫度中較大腸菌、葡萄球菌抵抗力弱,較淋球菌強,對寒冷抵抗力較強,5℃中可生存1周,凍干時可能生存1年。毛囊性軟下疳,對干燥的抵抗性弱。在人工培養中溫度是發育的重要因素。
嗜血桿菌屬在試管內繁殖需要X因子與V因子,X因子存在血液中耐熱性物質氧化血紅素,V因子具有易熱性,在血液中是脫氫酶的輔酶,杜克雷嗜血桿菌對X因子需要性高,不需要V因子,將純培養物注射入家兔可引起面部潰瘍性病灶,人感染后,不能產生持久免疫力。以杜克雷嗜血桿菌懸液為抗原,毛囊性軟下疳患者注射后1周,皮膚試驗呈陽性,一旦出現,可持續數年,甚至持續終身。
毛囊性軟下疳發病機理:
毛囊性軟下疳機體感染杜克雷嗜血桿菌后,主要靠多形核白細胞參與清除局部細菌。別的免疫途徑是否參與殺滅細菌作用尚不清楚,如補體激活的替代途徑,補體是否參與了殺滅血清中的杜克雷嗜血桿菌,這個過程可能主要是抗體依賴性的。補體起到增強抗體的作用。細菌對反應的敏感由脂多糖的組成決定。
臨床確診為時,杜克雷菌抗原免疫印跡吸附試驗可以檢測到血清IgG、IgM抗體增多。通過血清抗體試驗表明存在特異性抗原決定簇。用杜克雷菌作兔皮內感染實驗可引起很強的抗體反應,其抗體合成的經過與其他細胞感染相同,而人類毛囊性軟下疳產生抗體反應的過程比動物的多。
毛囊性軟下疳在整個感染過程中存在有可識別的重要共同抗原。在感染的某一時期存在可識別的共同抗原及個體相關抗原。總之杜克雷菌的免疫應答對宿主本身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因為人類可以重復感染。很明顯不存在完全保護性免疫。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