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下疳的診斷有以下要點:
1、發病前2~5天有不潔性交史。
2、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和發病經過。男性的包皮內外,包皮系帶及龜頭等處;女性的大、小陰唇、尿道口等部位有一處或多處潰瘍、有疼痛與觸痛。
3、有單側的腹股溝“橫痃”,有觸痛,形成潰瘍排膿。
4、如系不典型軟下疳,則需結合實驗室檢查才能做出診斷,常用方法有:
(1)直接涂片 杜克雷菌有特殊的菌體形態和排列方式,如果在涂片中找到這種典型形態的病菌,則有可能是該病。
(2)杜克雷菌的分離培養 此法可作為診斷依據,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5、鑒別診斷性檢查
(1)姬姆薩染色法 肉芽腫莢膜桿菌陰性,以除外腹股溝肉芽腫。
(2)暗視野檢查梅毒螺旋體陰性。
(3)梅毒的血清學試驗陰性,以除外梅毒。
除上述實驗室鑒別診斷外,從病損形態上也應注意與有關疾病相鑒別。
1、與梅毒的硬下疳相鑒別 軟下疳性質柔軟,膿性分泌物多,外觀污穢,有炎癥反應表現為紅腫熱痛,潰瘍邊緣不規則,具有潛蝕性,基本凹凸不平,可自體傳染;梅毒的硬下疳為軟骨樣潰瘍,不痛,無分泌物,基底較硬,不能自體傳染。
2、與腹股溝淋巴肉芽腫相鑒別 腹股溝淋巴肉芽腫的潰瘍初為單發結節,觸之易出血,潰瘍基底為肉紅色,污穢、有臭味,無疼痛。
3、與急性女陰潰瘍相鑒別 急性女陰潰瘍患者,可無性病接觸史,見于年輕與未婚婦女,易反復發作,潰瘍分泌物涂片檢查可見粗枝大桿菌。
軟下疳的治療原則:
一旦診斷為軟下疳,即應遵循及時、足量規則用藥的原則,應追蹤性伴接受檢查,特別是在與患者發病前10日內有性接觸者,無論有無癥狀,都應該進行治療和隨訪。治療軟下疳可供選擇的藥物有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和頭孢類,大都療效明確。
判斷軟下疳治療有效及痊愈的標準:
1、臨床上潰瘍處疼痛和膿液消失,出現新生上皮組織,月狀的淋巴結消退,潰瘍消失愈合。
2、在原潰瘍處每周作一次病原菌培養,檢測3次均為陰性,即可判愈。
3、軟下疳早期發現及時治療、能完全恢復正常,晚期由于損害嚴重、治愈后也會留下疤痕組織。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