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發生于硬下疳出現后4~12周,平均8周,一般不早于3周。此時梅毒螺旋體經在人體內大量繁殖后,通過血液和淋巴液播散到全身,早期可有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綜合癥狀及全身淋巴結腫大,其后則表現為:
1、皮膚黏膜損害 80%~95%的病人可出現這種損害,如皮疹、扁平濕疣、黏膜損害、梅毒性白斑、二期復發梅毒疹等。
2、梅毒性脫發 分局限性脫發和彌漫性脫發,呈蟲蛀樣,常發生于顳頂部或枕部,無自覺癥狀,治療后可恢復。
3、二期骨骼損害 可發生骨膜炎及關節炎,前者多見,常發生在四肢長骨。關節炎多發生在四肢大關節。
4、二期眼梅毒 較少見,可發生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視神經炎等。
5、二期神經梅毒 多為無癥狀性神經梅毒,但腦脊液有異常變化。
6、早期潛伏梅毒 感染期在2年以內,無癥狀,但血清反應陽性,體內有梅毒螺旋體存在,當身體抵抗力降低時,可出現二期梅毒的癥狀。
二期梅毒可出現潛伏癥狀:
二期梅毒不像一期梅毒那樣僅出現皮膚黏膜癥狀(下疳)及局部淋巴結腫大,還可出現全身癥狀。由于全身癥狀往往在二期梅毒疹出現之前發生,故稱做前驅癥狀。前驅癥狀有頭痛、頭暈、怕冷、低熱、心悸、食欲差、惡心、嘔吐、乏力、關節痛等。
二期梅毒疹可分為早二期梅毒疹、晚二期梅毒疹及二期再發梅毒疹。從發疹時間,疹子的形態和分布上,可以把它們區別開來,根據二期梅毒疹的發展規律、臨床表現和對病人的實驗室檢查、典型的二期梅毒疹歸納起來具有如下共同性和
特點:
1、梅毒疹一般是在硬下疳出現后4~12周內出現,平均出現時間約8周。
2、皮疹泛發,分布在軀干、四肢、手足及頸面部。手足皮疹常對稱性發疹。
3、皮疹不癢而多形態,如紅斑、丘疹、膿皰疹、粟丘疹等。皮疹好發生在掌跖部,表面有脫屑。
4、二期梅毒疹破壞性很小,自愈后幾乎不留疤痕,偶可見到皮膚色素減退或沉著。
5、全身性淋巴結常腫大,但無壓痛。
6、梅毒血清試驗幾乎100%陽性。
7、皮疹活檢病變組織切片中顯示特征性結構,即在真皮內有大量漿細胞及組織細胞、淋巴細胞等浸潤灶,毛細血管內皮脹或堵塞,血管周圍有細胞浸潤。
8、糜爛性皮疹,肛周或陰部扁平濕疣,經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可見到梅毒螺旋體,是診斷的重要依據。
9、皮疹不經過抗梅毒治療可以自愈,對青霉素治療非常敏感,故青霉素可作為治療和診斷的藥物之一。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