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前列腺炎 陽痿 早泄 精子精液 陰囊濕疹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囊腫 附睪炎 隱睪癥 勃起障礙 尿頻尿急尿痛 腹有詩書 名言語錄 |
一位中年女性每次飲酒后,雙大腿均會出現皮下結節,且疼痛難忍。待結節消退后,局部常留下凹陷和色素沉著。她多次在當地醫院治療,始終未見明顯療效。一周前,她又因飲酒而發病,遂到我所就診,最終被診斷為非化膿性結節性脂膜炎。
誘因多樣
這種皮膚炎癥是皮下脂肪發生炎癥所致,其病因至今尚未明了。研究發現,這是一種異常的人體對自身脂肪組織發起的免疫反應,與脂肪代謝障礙或影響脂肪代謝的酶出現異常有關。也有研究認為,溴、碘等鹵素化合物和含有喹啉、磺胺、銻劑的藥物及酒精,也可誘發本病。
主要表現
皮下結節這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它成批發生,大小不等,粟粒至蠶豆大小或更大,中等硬度,境界清楚,活動性小,有明顯獨痛和自發痛。結節好發于四肢,尤以雙大腿顯著,一般不發生破潰。結節消退后,局部皮膚可出現凹陷和色素沉著,這是脂肪萎縮和纖維化的結果。
發熱患者常有低熱、不規則熱或高熱,持續時間不定。通常是在結節出現數日后,發熱逐漸上升,可達40℃,呈弛張熱型。持續1周后,熱度逐漸下降。發熱同時伴有全身乏力、食欲減退、關節酸痛等癥狀。
尚無滿意療法
患者首先應戒飲酒。同時要祛除體內感染病灶,停用一些可疑致敏的藥物。可選用吲哚美辛等藥物進行局部治療。皮質類固醇激素雖能迅速控制急性癥狀、降低體溫、減小結節,但部分患者停藥后可能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