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懂事起,為什么爸爸媽媽要早上就出去,晚上才回來?他們去干什么了?”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疑問,而他們已經習慣了“爸爸媽媽要去工作,要掙錢養家……”但是這關系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勞動價值觀,不同家庭的回答千差萬別!
網友提問
怎么向孩子解釋上班上班?
每天早上我們一跨出家門,他就會問:“爸爸媽媽,你們去干什么?”“我們要去上班!寶寶要聽姥姥的話!”姥姥告訴我們,我們走后,寶寶會問:“爸爸媽媽為什么每天都要上班?”姥姥的說法是:爸爸媽媽去上班才能掙錢,不上班怎么掙錢買好吃的給寶寶。因此我們上班時,菲菲一般不怎么鬧,讓我們順利走出家門。對于姥姥的這種說法我不大贊同,我覺得這會讓孩子狹隘地認為上班就是為了掙錢。
一次寶爸要出遠差,我對寶寶說:“爸爸要去很遠的地方工作,要過很長時間才回來。”昨天有人問:“寶寶,爸爸呢?”寶寶說:“爸爸去很遠地方工作了,去掙錢了。”我想,壞了,寶寶真的接受了姥姥的觀點。關于上班,我該怎么跟寶寶解釋呢?
專家說法
許家齊 親子溝通專家
如果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孩子,關于工作上班,疑問肯定很多。爸爸媽媽每天去哪了?什么是上班?什么是掙錢?為什么姥姥不用上班?為什么周末不用上班?上面的例子中,孩子問問題的真正需求可能是好奇心。對工作這件事很好奇,而孩子明確接收到的信息只有姥姥說的“掙錢”。
家長擔心孩子對工作的理解僅僅是掙錢,希望告訴孩子工作代表的東西很多。怎么讓寶寶理解這些爸爸媽媽覺得很深的事情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分享。當我們的視角和孩子在一個水平線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的東西就太多了,不要認為孩子聽不懂就不說,比如:爸爸工作需要打電話,需要去見很多客戶,還要每天上網找信息……當爸爸負責的項目成功時,爸爸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就像寶寶精心畫好了一幅畫,當然爸爸還能掙到買玩具的錢……寶寶聽到這些之后,既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也許覺得工作是個非常好玩和享受的事情呢!
其實,寶寶每一次提問,都是一個溝通和分享的機會,爸爸媽媽千萬不要錯過,如果能夠順著孩子的好奇心去講工作中具體發生的事情,寶寶問到什么,就答什么,如此言傳身教的效果是最好的。
傳遞“勞動價值”的建議
精神分析學家克羅德·阿爾莫
傳遞“勞動價值”的建議
大人必須要工作,孩子則必須要學習,學習就是孩子的工作。那么,如何把“勞動價值觀”傳遞給孩子呢?精神分析學家提供了3點建議:1、對孩子進行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可以開始得很早;2、身教的效果優于言傳;3、這種教育必須建立在欲望、快樂和規則三個支柱之上。
“勞動”并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意識。它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意味著人必須有思考、想象、渴望和行動的能力和長期堅持的毅力。這些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嗎?想要將勞動的價值傳遞給孩子,必須從孩子很小開始,讓他/她自己去體驗生活,面對現實,獲得經驗。當然父母的解釋、支持和陪伴是必不可少的。不知道和失敗都沒有關系。告訴孩子,即使是最博學或最成功的人,小時候都和你一樣不知道或不會做很多事情,他們的知識和技能都是逐漸學會的。如果全力以赴地做某件事情,遲早是會成功的。獲得成功是非常快樂的。你會感到自豪,并得到別人的贊許。
因為,按照這種方式培養長大的孩子,“勞動的價值”是與“欲望”和“快樂”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是比說教、打擊、約束更可靠,同時更有利于孩子自我綻放的支撐點。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