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人造美女”、“人造美男”星光熠熠,整容機構吹噓得天花亂墜的廣告滿天飛;一邊是消協公布的數字觸目驚心———10年間,中國各地有20萬張臉毀于整容。整形美容機構到底是“求美者”的天堂,還是布滿陷阱的龍潭虎穴?
隨著“人造美女”、“人造美男”的層出不窮,整形美容市場已然成為了商家競相爭奪的“香餑餑”,整形美容市場魚龍混雜。“克隆干細胞,只需一針,遠離衰老,青春永恒”、“無痛、無痕、翹睫毛雙眼皮”、“獨家專利技術,韓式立體美容”,有的醫院甚至聲稱,只要花39萬打一針,女人的更年期就能推遲10年……我們的整形美容機構真的無所不能,還是其中暗藏陷阱?我們采訪了多位在這些整形美容機構接受過整形美容手術的病人、工作過的醫生以及數位中國醫學美容界的專家學者們, 他們給我們揭開了暗藏其中的6大騙局。
騙局一:制造新名詞,故弄玄虛
有的整形美容機構專門在廣告的字眼上面做文章,制造各種生僻晦澀的新名詞、新概念,故弄玄虛。把某個手術的過程或者深奧的專業名詞抽象出來,當作他們引進的新方法、新技術,因為普通的消費者不可能具備專業的醫學知識。但當我們專門采訪我國最早施行除皺手術的博士導師楊教授時,她指出:比如一個簡單的拉皮除皺手術,非要搬出“筋膜懸吊除皺”這種專業名詞唬人,好像只有他們的手術才需要懸吊筋膜。實際上所有的拉皮除皺手術都要懸吊筋膜,這層筋膜實際上就是皮膚下面的一層結締組織,如果不做適當處理會影響手術效果的,這是拉皮手術的必然步驟。
騙局二:大打專利技術牌
在一些整形美容機構的廣告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廣告語,“本醫院的某某醫學博士擁有幾項國家專利美容技術”,“某某面部美容方法是我們擁有的專利技術”,“永久化妝術的發明人”等等。
一位從事專利事務的李律師對此提出了質疑,根據知識產權法的規定,醫療器械可以申請專利,但是醫學上的手術方法是不能申請專利的,手術方法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
記者也咨詢了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專利代辦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整容手術方法不能申請專利,只有能通過工業生產出來的物質和技術才能申請專利。
騙局三:拉大旗當虎皮
“歐美美容協會會員”、“錄入世界名醫大辭典”、“某某國際美容大賽幾項冠軍”等等,整形美容機構的醫生給自己安上各種子虛烏有的頭銜和名號,怪不得我們周圍常常有人開玩笑說,看到這些廣告不得不感嘆,高手都匯聚北京了。
被采訪的專家學者們大都碰到過類似的情況,有人主動給他們打電話,聲稱只要交納5000元就可以把他的名字錄入某某世界名醫大辭典等等,只是這些頭銜是不具有權威性和可信度的,當然像國家科技進步成果獎之類的獎項是可信的, 是國家統一頒發的。所以,消費者不要被某些大大的“頭銜”或者“帽子”唬住。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