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選擇性別符合人道主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會學專家認為,當一個人的生理性別和他的心理性別產生了極大的背離時,通過變性手術來協調這種矛盾是無可厚非的。
“易性癖患者”在生活中常被當作另類,被人們所歧視。該專家指出,我們必須正視一個現實,就是他們是患者,是一個需要得到幫助和更多關愛的弱勢群體。他們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心理整天處于極度的壓抑狀態,精神上蒙受著極大的痛苦。目前醫學上仍未找到治療這種心理痼疾的方案,使其認同自己既定的性別,而通過變性手術滿足其重新選擇性別的愿望不失為一種人道主義。
他認為,現代社會應有的一種理念即每一個人都應有權選擇他在社會存在的方式,包括性別存在。每個人都有追求更高質量生活的權利,只要他的選擇不妨礙別人的自由。
反方:變性手術不能改變基因
對于“變性”,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趙國秋的態度非常明確:不可以。他認為這種要求就是性變態,是一種病態,是心理障礙很嚴重的一種表達。
男女性別是由染色體決定的,只有改變了基因,才能改變性別。趙理事長認為,“變性”是空有形式而沒有內容。變性手術只能做到外形上的改變,“變性人”體內所有的運作體系都是男性的,那么他怎么變?他根本變不了。
變性以后并不具備真正的性功能,這是趙理事長反對的又一因素。人工陰道與女性真正的陰道畢竟是不同的。“變性人”沒有子宮,不能生育,他的“性別”是人為塑造的。因此,“變性人”除了達到心理上的滿足,并不具備任何女性功能。
趙理事長還對當前的“變性”手術提出了質疑:手術前是否對病人進行了完整全面的心理學評估?他認為,手術前,必須對病人進行系統正規的心理治療,而且還應該以年為單位進行治療。只有完全確定其心理狀況是健康的,才可考慮是否做手術。但目前國內這類心理學評估仍是相當缺乏。
對“變性人”的未來,趙理事長尤其擔憂。他說,“變性”是一種痛苦和悲哀,做了手術就一輩子也改不回來了。而且,一旦變性,必須依靠大量的雌性激素來維持外形上的女性特征,但大量使用雌性激素會造成骨質疏松,使體內原來的男性生理系統顛倒。更為嚴重的是,長期使用雌性激素還會致癌,縮短人的壽命。
為此,趙理事長告誡人們,千萬不能盲目變性。整形科醫生做“變性”手術必須慎之又慎,“變性”不是一種時尚,不宜過分炒作。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