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思維方式最能誤導人。比如提起羊肉,粵人都認定它能“益中驅風、祛寒暖胃”,是冬令進補的首選佳品,但若一講到夏天食羊,則先入為主地和“冬天食羊補、夏天食羊燥”等同起來,以為大暑天食羊肉會大汗淋漓!究其緣由,仍是認為羊肉溫補,廣州的氣候使體內的熱氣散不出,所以還是少吃為好。
但事實是,盛夏出汗較多,體內營養物質,特別是無機鹽類的大量消耗,如不及時補給就會導致營養失調,而食羊肉,正是進行溫補的選擇。羊肉性甘溫,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1、B2等營養物質,在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還提到“羊肉補中益氣,性甘”,認為它同那些大補熱補之物相比,能為普遍的人所接受,通過溫和的吸收,補而不燥。平日我們把羊肉大補和熱氣畫上等號,主要是因為沒有理解羊肉“甘溫”的基本定性,想當然認為夏天食羊一定越食越出汗,于是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夏日不食羊的誤區。其實,只要烹調方式得當、進食方法得宜,在夏日食羊肉是最佳的進補。
廣州雖別稱羊城,但卻不盛產羊,故而在不少粵菜館推出有關羊肉的菜式,大多只以羊肉煲的單一面孔呈于消費者。但也有例外的,位于海珠區的新興飯店、新興家喻酒家在經近二十年的研究,以一整套秘不外傳的獨特烹調方法,成功地驅除了羊肉的膻味,并在粵式烹法上采用烤、燒、燜、煎、炸、扣、燉、煨、燴、浸、鹵……等中外烹飪技藝,把粵菜的鮮、清、嫩、原汁原味特色與羊肉的真味、滋補營養特點共冶一爐,將“夏日羊肴”發揮得淋漓盡致。夏日即在眼前,羊肴又如此惹味,是不是該去“新興”盡情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