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食物品
糖尿病者忌食下列食物:
爆米花
又稱炒米,一是爆米花屬淀粉類食物,二是由于爆米花燥熱傷陰,對陰虛火旺之體的糖尿病人,切忌服食。正如《隨息居飲食譜》所言:“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爆玉米花性同炒米,故也當忌食。
糯米
糖尿病人不宜多食,因為糖尿病患者是對糖的代謝不正常,忌食多糖食物,而米飯在體內即水
解成葡萄糖,尤其是糯米食品,含糖量更高,故當忌食之。
鍋巴
為燒飯時所起的焦鍋巴,不僅含糖量多,而且易香燥助火,糖尿病患者忌食之。
番薯
俗稱山芋、紅薯。性平,味甘,它含有大量的糖分,所含的糖主要是麥芽糖和葡萄糖,因此,糖尿病之人忌食之。
甘薯
俗稱山薯。楊孚《異物志》中說:“甘薯似芋,南人專食以當米谷。”明·李時珍也認為“功同薯蕷”。它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故糖尿病患者當忌食。
獐肉
性溫,味甘,凡陰虛火旺之人皆不宜食。《隨息居飲食譜》中曾說:“多食發痼疾,患消渴。”糖尿病患者多為陰虛內熱之體,獐為鹿科動物,性屬溫熱,故當忌食之。
梨
性涼,味甘微酸,中醫雖說梨能“止消渴”,但應指熱病津傷口渴或酒后或暑熱煩渴而言,并非是糖尿病的消渴。因為梨中含豐富的糖分,其糖類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所以,患有糖尿病血糖升高者忌食之。
桃子
又稱水蜜桃。性質溫熱。《別錄》中即有“多食令人有熱”的記載。《滇南本草圖說》也認為“多食動脾助熱,發瘡癤”。這對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升高伴有癰癤之人,尤當忌之。桃子中又含多量的糖分,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木糖等,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達7%。因此,糖尿病人切勿食之。
橘子
性涼,味甘酸。中醫雖然認為它能生津、潤肺、止渴、潤燥,《日華子本草》還說它“止消渴”,但這種“止消渴”只是指熱病口渴,炎熱于渴,或酒后煩渴而言,不能適用于糖尿病消渴癥。因為橘子中也含豐富的糖分,包括葡萄糖、果糖及蔗糖,多食更易導致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癥情,切忌食之。
柿子
性寒,味甘澀。因柿子中含糖量較高。據分析,每100克熟柿中含糖可達5~20克,包括葡萄糖、蔗糖、果糖等。所以,糖尿病者忌食之。柿餅中的含糖量也很高,同樣不適宜糖尿病之人食用。
大棗
又稱紅棗。性溫,味甘,雖有益氣補血作用,但它又含有豐富的糖分。據分析,鮮棗中的含糖量可達26%~36%,而干棗中的含糖量能高達60%以上。因此,糖尿病者切勿多食。
荔枝
性溫,味酸甜。一方面荔枝性質溫熱,極易助熱上火,加重糖尿病人內熱病情;另一方面,荔枝中含多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其葡萄糖含量高達66%,因此,糖尿病者均當忌食。
香蕉
性寒,味甘,其果肉中含糖量為11%,約占香蕉干中90%以上的糖分,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忌服食。有人發現,糖尿病人吃了香蕉,可以使尿糖相對降低,并有利于水鹽代謝的恢復,認為這可能與香蕉中高鉀低鈉有關。錄之以供參考。不過,既然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還是忌吃為妥。
椰子汁
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對暑熱煩渴或發熱口渴之人適宜。但對糖尿病之消渴者法當忌之。因為椰子汁中含有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異物志》中記載:“椰子,飲其漿則增渴。”這說明糖尿病人誤食之,會加重病情,增高血糖,以致“增渴”。
櫻桃
不僅含較多的糖,同時其性溫熱甘澀,易導致內熱更甚。如《飲食須知》中說它“味甘澀,性熱,多食助虛熱。”《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櫻桃甘熱溫中,不宜多食,諸病皆忌。”糖尿病者切勿多食之。
龍眼肉
一方面由于桂圓肉性質溫熱,易助熱上火,加重糖尿病人的陰虛火旺病情;另一方面它又含豐富的糖,尤其是葡萄糖含量高達25%,同時又含0.2%的蔗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切勿多食。
葡萄
性平,味酸甜。中醫認為,多吃葡萄易生內熱,故消渴之人當忌食之。由于葡萄中含有很多的糖分,而且主要是葡萄糖,易為人體直接吸收。尤其是葡萄干,僅含17%的水分,其含糖量相對更高。凡有糖尿病者,法當忌食。
無花果
性平,味甘,又有開胃、助消化、增加食欲的作用。無花果含糖量很豐富,據分析,無花果鮮果中的含糖量可達20%~28%,干果中則更高,約為60%~70%的含糖量,而且多為葡萄糖和果糖,易為人體吸收利用。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切忌食之。
芒果
素有“熱帶果王”之稱。其性涼,味甘酸,含糖量較豐富。每100克新鮮芒果中,可含11.4~12.4克的糖分。其果汁中主要含蔗糖、葡萄糖及果糖等。因此,糖尿病人忌食為妥。
甘蔗
其性雖寒,又能清熱生津止渴,但它同時又含有大量的糖分,約占12%,主要是由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三種成分構成,這對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是極為不利的,理當忌食或禁食之。
荸薺
由于荸薺中含多量的糖和淀粉,其中淀粉含量占18.75%,淀粉在體內又會轉化為葡萄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荸薺。
辣椒
性大熱,辛辣味很強,是著名的大辛大熱刺激性食物。它雖含糖量不高,但多吃久吃,極易傷陰助火。糖尿病人多表現為中醫所渭的“陰虛內熱”體質,因此也不宜多吃常吃辣椒。
西瓜
性寒,味甘淡,雖有清熱、除煩、止渴的作用,《飲膳正要》還說它“主消渴”,但這不包括糖尿病的多飲口渴癥。因為西瓜中含豐富的糖分,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所以,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西瓜。
芋頭
又稱芋艿。清·王孟英雖有“消渴宜餐”之說,但中醫所說的消渴癥絕不等同于西醫的糖尿病,而且芋頭中含淀粉量特別豐富,每100克芋頭中可含有69.6克的淀粉。淀粉在體內易轉化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應忌食之。
花椒
性溫熱,味辛辣,中醫認為“有小毒”,是最為常用的芳香調味品。但易助熱上火,耗氣傷陰,所以,古代醫家均認為陰虛火旺之人忌食之。正如《本草經疏》中所言:“一切陰虛陽盛,……消渴等證,法所咸忌。”因此,對陰虛內熱的糖尿病患者,切勿多食花椒。
白酒
俗稱燒酒。《本草綱目》指出:“燒酒,純陽毒物,與火同性。”《隨息居飲食譜》亦云:“燒酒,一名汗酒,性烈火熱,遇火即燃。”因此,王孟英特別強調:“陰虛火體,切勿沾唇。”糖尿病者多為“陰虛火體”,法當禁忌。
蜂蜜
性平,味甘。蜂蜜中含有35%葡萄糖和4%果糖,這兩種糖都可以不經過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血糖偏高者不宜多吃。
白糖
凡食用糖,包括白糖、紅糖、飴糖、冰糖,以及各種糖的制品,諸如硬糖、軟糖、奶糖、酥糖、巧克力糖等,患有糖尿病者,皆禁忌食用,因為食糖比其他食物更迅速地被吸收而升高血糖,從而導致病情加重。
人參
性溫熱,味甘苦,為一種溫補強壯食品,有助熱上火動血之弊。凡屬陰虛火旺之病,皆當忌食。糖尿病多屬陰虛內熱,干渴多飲,切不可多吃人參之劑。近代研究證實,糖尿病人服食人參,有的只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況,但不能改變血糖過高的程度。因此,凡血糖升高之人,切勿食之。
此外,糖尿病患者還要忌吃蘋果、杏子、枇杷、金橘、石榴、桑椹、甜橙、羊桃、栗子、海棗、沙棗、土豆、地瓜、胡椒、砂仁、菱角、芡實、甜瓜、肉桂、丁香、茴香、甜菜、甜酒、酒釀等。
枸杞子
能滋腎陰,治消渴。元代名醫王好古曾說:“枸杞子主渴而引飲,腎病消中。”所以,對下消之人尤宜。據有關實驗證明,杞子有使血糖下降的作用,血糖過高,可以引起身體機能虛性亢進,枸杞子能滋陰降火,就是降低血糖的效果。間常用甘杞子一味,蒸熟后嚼碎吃,每次3克,每日2~3次,也可用枸杞子15克,每日煎湯或開水沖泡代茶飲。
草莓
據《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糖尿病,消渴尿多:鮮草莓頻頻食之。”但畢竟含有一定糖分,應當適量食用。
槐花
能清熱、涼血。《東北藥植志》載:“治療糖尿病的視網膜炎。”民間常用鮮槐花適量,炒蝶作菜食之,對糖尿病并發視網膜炎的患者,尤為適宜。
蜂乳
俗稱蜂王漿。據研究,蜂乳中含有胰島素樣物質,能增強人體內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另據1964年北京市生理科學年會上介紹,經動物實驗表明:王漿能降低正常大鼠、小鼠及四氧嘧啶糖尿病之大鼠的血糖,此外,還能部分對抗腎上腺素對正常小鼠的升血糖作用。
米醋
歐美及日本等國,已將醋列為“長壽飲料”,喝醋蔚然成風,糖尿病亦宜食用。據高允旺《偏方治大病》中介紹:取生雞蛋5個,打碎置碗中,加入米醋150毫升調和,泡約36小時,再用醋、蜂蜜各250毫升與原來的醋蛋液和勻,每日早晚口服15毫升。根據實驗報告,此法可改善機體酸堿平衡,促進人體內分泌機能,使各腺體分泌正常,連續服用確見效果。
牛奶
能補虛損、養肺胃、生津液、止消渴。古代《廣利方》中記載:“治消渴,心脾中熱,下焦虛冷,小便多,漸羸瘦:生牛、羊乳,渴即飲三、四合。”據現代研究,牛奶是一種低糖飲食,其含糖量約為4.8%,故糖尿病宜食。
羊乳
有溫潤補虛作用,其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比牛奶為高,而含糖量也僅有4.8%,能治消渴。《藥性論》記載:羊乳“潤心肺,治消渴。”《食療本草》亦云:“補肺、腎氣,亦主消渴。
馬乳
性涼,味甘,能補血潤燥、清熱止渴,適宜消渴病人服食。《唐本草》載:“馬乳止渴療熱。”《隨息居飲食譜》中還說:“馬乳功同牛乳而性涼不膩,補血潤燥之外,善清膽、胃之熱,止消渴。”
茶葉
對糖尿病有一定效果。日本醫學博士小川吾七郎等人,曾在《茶葉新聞》雜志上稱,他們對10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試驗,飲茶對所謂慢性糖尿病毫無例外地有顯著療效;茶的飲用,對于中等程度和輕度糖尿病患者來說,能使尿糖減少,或者完全消失,具備類似胰島素的作用;對于嚴重程度的糖尿病,要使尿糖全部消失是困難的,但是,可以使尿糖降低,減輕各種主要癥狀。
燕麥
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尤其是含極豐富的亞油酸,30克精燕麥面中的亞油酸量,相當于10粒益壽靈或脈通,所以對糖尿病有輔助療效,患糖尿病者宜食之。
芝麻
據現代研究,黑芝麻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臟及肌肉中糖元的含量,而本身含糖量也頗低,故患有糖尿病者宜食之。
兔肉
性涼,味甘,能補中益氣、止渴健脾、涼血解毒。《千金·食治》中早就說它“止渴”。《本草綱目》也認為兔肉“涼血,解熱毒。因其性寒而解熱,故又能治消渴”。而且兔肉所含蛋白質質量高,人體必需氨基酸含量全面,是一種有全營養價值的肉食,糖尿病患者食之頗宜。
醍醐
是牛乳制成的食用脂肪,屬于高脂肪低蛋白低糖食品。在100克醍醐中,脂肪含量高達20克,而蛋白質僅2.9克,碳水化合物4克,它還具有滋陰養營止渴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它“甘涼潤燥,充液滋陰,止渴耐饑,養營清熱”。這些功效對糖尿病患者頗為適宜。
蛙肉
又稱田雞肉。性涼,味咸,有清虛熱、補虛勞的作用,屬于一種滋陰降火的清補食品,而且又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食物。每100克蛙肉中,含蛋白質11.9克,脂肪0.9克,糖為0.2克,所以,糖尿病者最宜食之。
鱉肉
性平,味甘,有滋陰涼血作用。如《日用本草》中說:“補勞傷,大補陰之不足。”清·王孟英亦云:“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醫分型為下消之人,多為腎陰不足,虛火內熾,常食甲魚,最為適宜。
干貝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有滋陰補腎的作用。《本草求真》就說它“滋真陰”。《本草從新》還說它“利五臟,療消渴”。它屬于一種營養豐富的清補食品,每100克干貝中,含蛋白質67.3克。所以,糖尿病人食之頗宜。
蚌貝
性寒,味甘咸,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清補營養食品,有滋陰、清熱、除煩、止渴的作用。《日華子本草》中就說它“止消渴,除煩解熱毒”。這對陰虛內熱的糖尿病人來說,食之尤為適宜。
萵苣
由于萵苣的含糖量低,又含有較多量的煙酸,而煙酸被視為胰島素的激活劑,因此,很適宜糖尿病人經常食用。
黃瓜
性寒,有生津止渴和清熱作用。《日用本草》也認為黃瓜能“除胸中熱,解煩渴”。黃瓜中所含的糖甙、甘露糖、木糖等糖類不參與體內糖代謝,糖尿病人適宜經常食用,不但血糖不會升高,反而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黃精
善能益氣養陰。《本草便讀》還認為黃精是“補養脾陰之正品”。根據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的經驗,黃精能抑制尿糖和血糖,對于鹽酸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過高癥,有顯著下降作用。葉氏還曾介紹:“糖尿病:黃精15克,山藥15克,楹、木根皮12克,水煎服,1日2次分服。”
此外,糖尿病人還宜吃苡米、碗豆、鴨肉、西施舌、蜆肉、牡蠣肉、茭白、甘藍、大白菜、竹筍、羊棲菜、香菇、靈芝、冬蟲夏草、黃芪、沙參、西洋參、菊花腦、茼蒿、水芹菜、胡蘿卜、慈姑、豆腐、腐竹、植物油等。
附表:幾種常見食品含糖量(每百克可食部分的含量)。
食品 含糖量(克) 食品 含糖量(克) 食品 含糖量(克)
大米 77 豌豆 57 哈密瓜 9.5
面粉 75 刀豆 53 枸杞子 19.3
小米 73 粉條 96 大頭菜 23.5
玉米面 71 土豆 15 大蔥 6.3
高梁米 76 山芋 29.5 韭菜 4
麥麩 54 山藥 14.4 芹菜 1.9
青稞 71 芋頭 13.4 菠菜 3.1
燕麥 66.7 地瓜 11.8 油菜 2
薏仁米 64.9 蘿卜 6.6 白菜 2.4
花生仁 20 胡蘿卜 7.6 黃瓜 1.6
小豆 58 毛豆 7.1 茄子 3.1
綠豆 58.8 藕 24.4 青椒 3.8
蕓豆 56.9 藕粉 87.2 西紅柿 2.2
蠶豆 48.6 荸薺 23.8 腌雪里蕻 3.3
干蘑菇 24.5 黃鱔 0.6 花紅 15.1
香菇 54 對蝦 0.2 桃子 10.7
冬菇 62.2 蝦皮干 8.6 桃干 72.5
銀耳 78.3 豬肉 1.0 杏子 69
食品 含糖量(克) 食品 含糖量(克) 食品 含糖量(克)
黑木耳 65.5 牛肉 1.7 杏脯 53.3
發菜 56.6 羊肉 0.5 李子 13.1
海帶 56.2 兔肉 0.2 柿子 10.8
紫菜 31.2 雞肉 0.1 柿餅 70.3
雞蛋 1.6 鴨肉 0.5 鮮棗 23.2
鵝蛋 3.7 柚子 11.8 蜜棗 77.2
鴨蛋 1.9 葡萄干 78.7 干棗 72.8
白鰱 1.8 橙子 12.2 鮮荔枝 16
鯉魚 1.8 橘子 12.8 荔枝干 56.4
鯽魚 0.1 蘋果 13 鮮桂圓 16.2
桂圓干 45.3 波羅蜜 17.2 團粉 86.6
芒果 15.1 核桃仁 11 咖喱粉 40.6
無花果 12.6 松子仁 10 五香粉 43.8
香蕉 19.5 葵花籽 10 白糖 88.9
波蘿 12.2 鮮白果 35.9 紅糖 90
橄欖 12 菱角 46.5 飴糖 82
甘蔗 20.7 芡實米 75.4 蜂蜜 79.5
栗子 44.8 脫脂奶粉 52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