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是眼花,暈指頭昏。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車中,旋轉不定,以致不能站立,嚴重的更可伴有惡心、嘔吐、出汗等癥狀。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眩暈有虛實之分,一般是屬于虛者居多。如陰虛則肝風內動,血少則腦失濡養,精虧則髓海不足,均易導致眩暈;實者多為肝火偏旺、肝陽上擾,或為痰濁中阻、蒙蔽清陽而致眩暈發作:現代醫學認為,眩暈是一種常見的自覺癥狀,一般分為旋轉性和非旋轉性兩種。前者是由于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以及鏈霉素、奎寧、酒精等中毒所致;后者可由高血壓、低血壓、腦動脈粥樣硬化、貧血等引起,或是因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癥候群等高級神經活動紊亂的表現。
宜忌原則
眩暈癥患者,應根據病情虛實而分別選擇宜食物品。氣血不足眩暈者,眩暈而兼見面色虛浮無華、發色不澤、唇甲淡紅、心悸少寐、體倦懶言、神疲乏力、飲食不香,或在大失血之后,宜吃具有補益心脾、養血補氣作用的食物;忌吃寒涼、生冷、耗氣的食品。腎精虧損眩暈者,眩暈而見精神萎靡、記憶減退、腰酸腿軟、視物昏花、遺精耳鳴,宜吃具有滋養肝腎、填精補髓作用的物品;忌吃辛辣、溫燥、傷陰的食物。肝陽上亢眩暈者,眩暈每因煩勞或惱怒而增劇,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口苦多夢,宜吃具有清瀉肝熱、養陰平肝作用的食物;忌吃辛辣香燥、性熱助火的物品。痰濁中阻眩暈者,眩暈而見頭昏頭重、胸悶惡心欲嘔、少食困倦、舌苔厚膩,宜吃具有化痰、健脾、和胃作用的清淡食物;忌吃滋膩肥甘、黏糯助痰的物品和葷腥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