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就是旅游,任務是休閑玩樂而不是學習。如去歐美,你老想怎把別人先進科技學到手,結果連羅浮宮到底在法國還是在意大利,自由神像立在太平洋還是大西洋邊都記不得;又如享受美食時滿頭大汗忙著學刀叉使用法,飯后連小牛扒是酸是辣、芝士龍蝦是甜是苦都不曉得,這種旅游白去啦!
羅馬并非一天建成,大學不是一天念完,先進科技走馬觀花學不到。如非公干,與其蜻蜓點水學皮毛,不如全心全意吃喝玩樂留些美好回憶。旅游要緊的是往眼睛里裝美景———最好通過鏡頭裝,這樣回家后就能向丈母娘等展示照片或放錄像,免得口干舌燥大家仍不清楚你說啥;往肚子里填美食———請洋酒保找雙筷子來:東方筷子吃西餐,雖說食相不一定獲洋人認同,格調也說不清高低,但勝在有創意,能吸引眼球,吃起來痛快。
政策之二是不購物
詞人陳小奇在海南見到新鮮椰子青翠欲滴,買了幾個往廣州扛,到家后發現家旁就有這種椰子賣,每個貴二角。千里帶椰子,物重價值輕,椰子運輸費只賺得一元幾角,冤!我就更傻,到西安時愛煞那里的克隆兵馬俑,一口氣買下五個,結果旅程累得像無良建筑商地盤里扛水泥的民工,別說內衣,連外褲都沒干過,游樂徹底成了泡影。待一路擔驚受怕,終于把寶貝帶回廣州,看到這玩意好些地方都有得賣時,真個七竅生煙:“出處不如聚出”這道理說忘就忘了?
雖說旅游購物心情暢快且有機會淘寶,特產價格也蠻吸引,但一路前行,燈芯擔成鐵,什么好東西都變成負累,變成開心旅程的死敵,大家不可不察。至于另一種情況———生財無道的黑導游故意導你去買下大量的天價特產,讓你背上特產包袱外兼背上“上當包袱”繼續余下旅程,那不是“與痛苦同行”又是什么呢?
政策之三是不戀愛
情人眼里出了西施或是出了潘安,都會一葉障目,不見了泰山或其他的山;丶液髮iT騰出時間來回憶,就是想不起到底游了何處,肚子都填了些啥,遑論領悟什么歷史文化了;蛴腥苏f與西施或潘安同行不妙,難道與東施或李逵同游才好,才有質量?我說正是。道理簡單吶,美人美景皆妙,可惜一山不容二虎,或愛情影響旅游,或旅游打擊愛情,兩全其美?沒門!簡言之,攜美同行,一路癡纏,爬山腿發軟,涉水身搖晃;與東施或李逵同游,情況就大不一樣,每到一地,東施忙著裝心口痛,李逵忙著練開山斧,你則可心無旁騖專注山水、摘花撿石,精神物質雙豐收。
說到二人世界,其實情到濃時有屋有床足矣,與旅游并無干系。旅行結婚是倒裝句,實質是結了婚再旅行,喝完喜酒散了喜糖再上路,這很明智,免得一路上不知誰照顧誰,一不小心弄出矛盾婚都結不成。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