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磷農藥(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大多數屬磷酸酯類或硫代磷酸酯類化合物,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農藥,由于生產或使用違反操作規程或防護不周而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也可因誤服、自服或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中毒。
癥狀表現
急性中毒 有機磷農藥進入人體途徑不同,其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經口最短,約5~10分鐘;呼吸道吸入較短,約30分鐘;皮膚吸收最長,要 2~6小時。經口者早期癥狀常見惡心、嘔吐,而后進入昏迷;呼吸道吸入為呼吸道刺激癥狀,呼吸困難,視力模糊,進而出現全身癥狀;皮膚吸收有頭暈、煩躁、出汗、肌張力減低及共濟失調。
急性中毒癥狀有三類:毒蕈堿樣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多汗、流涎、食欲減退、視力模糊、瞳孔縮小、呼吸困難、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嚴重者可出現肺水腫;煙堿樣癥:胸部壓迫感、全身緊束感、肌纖維顫動,常見面部、胸部、以后發展為全身抽搐,最后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頭痛、頭昏、乏力、失眠或嗜睡、言語不清,嚴重者昏迷、抽搐,可因中樞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急性中毒可分為輕、中、重三級。輕度中毒癥狀為頭痛、頭昏、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瞳孔縮小、多汗等。中度中毒癥狀出現胸部壓迫感、呼吸困難、肌纖維顫動、共濟失調、流涎、大汗淋漓。重度中毒癥狀為呼吸極度困難、紫紺、驚厥、昏迷。
急性中毒一般無后遺癥。少數重度中毒患者有遲發性神經病。極少數重度患者出現中間綜合征。
慢性中毒
多見于生產工人,由于長期少量接觸有機磷農藥所致。癥狀多為神經衰弱綜合征,頭痛、頭昏、惡心、食欲不振、乏力、容易出汗。部分患者可出現毒蕈堿樣或煙堿樣癥狀如瞳孔縮小、肌肉纖維顫動等。
診斷
測定全血膽堿酯酶活性是診斷和判斷急性中毒程度、療效和預后的重要依據。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酶活性下降與癥狀輕重較平行。正常健康人全血膽堿酯酶活性可低至正常的80%,輕度有機磷農藥中毒為正常的50% ~70%,中度中毒為30%~50%,重度中毒多在30%以下。慢性有機磷農藥中毒全血膽堿酯酶活性在50%以下,酶活性下降與癥狀輕重并不一致,有時酶活性嚴重抑制但癥狀卻很輕微。呼出氣、嘔吐物或胃內容物的有機磷濃度測定也具有診斷意義。尿中有機磷農藥代謝產物的測出僅作為毒物接觸的指標。接觸敵百蟲時,尿中三氯乙醇含量增高;接觸對硫磷、甲基對硫磷、氯硫磷、苯琉磷、異氯磷后尿中有對硝酚。
治療方法
急性中毒
立即脫離中毒現場,脫去污染衣服。用清水或肥皂水沖洗全身污染部位。眼部污染可用2%碳酸氫鈉或生理鹽水沖洗。口服中毒用清水、生理鹽水、2%碳酸氫鈉(敵百蟲忌用)或l/5000高錳酸鉀(硫代磷酸酯如對琉磷等忌用)反復洗胃,直至洗出液清晰無農藥氣味為止。
在清除毒物的同時立即給足量特效解毒藥。一般輕度中毒單獨給阿托品或膽堿酯酶復能劑;中度或重度中毒兩者并用,阿托品用量適當減少;對膽堿酯酶復能劑效果不佳者仍以阿托品注射為主。但是阿托品在體內代謝較快,而有機磷對酶抑制作用又較持久,所以要反復給藥,直至阿托品化(瞳孔擴大、顏面潮紅、口干、皮膚干燥、心率加快、肺部濕羅音消失) ,再減為維持量,24~48小時后停藥觀察。
膽堿酯酶復能劑使用較多的為吡啶醛肟類化合物。氯磷定水溶性大,副作用小,可有短暫眩暈、視覺模糊或復視,使用方便,靜注和肌注均可,為當前首選藥物。碘解磷定(解磷定)水溶性低,不穩定,使用不方便,副作用較輕,注射過程可有口苦、咽痛、惡心等,為最早使用于臨床的藥物,現漸為氯磷定所取代。
在治療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呼吸道暢通,防治肺水腫、腦水腫和呼吸中樞衰竭,積極預防感染。
慢性中毒
主要對癥療法。脫離接觸有機磷農藥,可短程、小劑量使用阿托品,待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膽堿酯酶活性恢復,約須2~4周。屢次發病或病情嚴重者應考慮調換工作。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