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人吃得再少也發(fā)胖?為什么有些人喝牛奶會過敏?通常你會以為是我們忽視了一些飲食細節(jié),而科學家要告訴你,因為你的基因和別人不一樣……
西方俗話說,“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飲食習慣忠實地反映個人性格與生活環(huán)境。但隨著人們對食物中化合物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加上有關人類基因的最新發(fā)現(xiàn),新一代的分子生物科學家已開始利用高科技,重新闡釋這條老諺語。
研究者已開始梳理飲食與DNA之間錯綜復雜的聯(lián)系,希望最終能給予消費者更個性化的建議。“我們在嘗試探究營養(yǎng)學背后更多的科學因素。”遺傳學家喬斯·歐德瓦思說,“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要了解營養(yǎng)物質(zhì)如何起作用,以及對誰起作用。為什么低脂食品對一些人有好處,對另外一些人則不起作用。”
你一天喝3杯咖啡或更多嗎?基因檢測將告訴你,你是否屬于人群中約占10~20%的那部分。這部分人擁有一種特定的變異基因,在攝入了咖啡因后,身體對鈣的吸收能力會下降,從而導致骨質(zhì)疏松。
根據(jù)你的基因構(gòu)成,高脂肪的飲食會損害你的健康嗎?大約有15%的人,生來就攜帶一種肝酶,它使節(jié)食者在減少脂肪攝入時,體內(nèi)高密度脂肪蛋白(有益類膽固醇)的含量反常下降。而對其余大多數(shù)人而言,高密度脂肪蛋白水平會上升,用以平衡節(jié)食時低密度脂肪蛋白(有害類膽固醇)所產(chǎn)生的一些不利影響。
相同基因的不同變異讓你變胖
并非所有的變異基因都是即刻致命的,遺傳營養(yǎng)學家們尋找的是正常的基因變異。“我們都擁有這種正常的變異基因。”加州大學的遺傳學者雷·魯?shù)吕锕牌澱f,“它們影響著我們對營養(yǎng)的吸收、利用以及儲存。”
美國塔夫茨大學肥胖與代謝學實驗室主任安德魯·格林伯格博士,其研究對象是一種被稱為“perilipin”的蛋白質(zhì)。在存儲脂肪的脂肪細胞外,它能形成一層保護膜,使脂肪不會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被分解。他試圖找到在“perilipin”中是否存在一些正常的變異基因,能用來解釋一個人患肥胖癥和糖尿病的原因。
格林伯格博士在西班牙對1600人進行了采樣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變異基因與更瘦的體型呈正對應關系;而在同一個基因中的其他變異,則使得一些婦女更易變胖,也因此使其血液測試結(jié)果更糟糕。
同種基因?qū)Σ煌N族的效果不同
在不同種族中,同種特定基因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效果。這個結(jié)論對這項全新的、個人化的基因研究至關重要。比如,一種名為載脂蛋白E4(apolipoprotein E4)的變異基因,在白種人和日本人中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風險,但對非洲黑人卻不起作用。
英國塞歐納(Sciona)公司首席科學家葛瑞莫迪說,他自己的基因圖譜顯示他屬于中風、心臟病、深層靜脈血栓的高危險群。他表示,自己有意大利血統(tǒng),50%的意大利人有這樣的遺傳基因,相比之下只有5~10%的英國人有這樣的基因。為了降低風險,他必須多食用富含葉酸和維他命B6、B12的綠色葉菜、菠菜、全谷類和肝臟。
中國人容易缺鐵
該公司還特別對中國人作出基因分析,發(fā)現(xiàn)中國人的造血基因有缺陷,目前約有30%的中國人患有缺鐵性貧血,數(shù)量驚人。
葛瑞莫迪建議中國人要側(cè)重鐵、鈣、蛋白質(zhì)、葉酸和維生素C、D、B12的攝入,以增強造血功能,防止感覺遲鈍和氣短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此外還可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白菜、青椒、西瓜等,以提高身體對鐵的吸收能力。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