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初次見面儀表、風度最重要 交談時適當保持沉默或改變說話語調,不要高談闊論、過多談論私人生活;不要過于活潑和開玩笑,要給對方說話的機會。 舉止要溫和有禮,切忌冷淡和魯莽,不要讓別人覺得你永……
交談時適當保持沉默或改變說話語調,不要高談闊論、過多談論私人生活;不要過于活潑和開玩笑,要給對方說話的機會。 舉止要溫和有禮,切忌冷淡和魯莽,不要讓別人覺得你永遠有理或目空一切。 要盡量尋找自己與對方的共同話題,適當活躍氣氛。
這不僅印證了阿維亞的研究,非口頭信息往往成為是否繼續交往的主要依據,也反映了第一印象具有巨大決定力。
心理學家魯欽斯研究發現,先出現的信息對總印象的形成具有較大的決定力。這是因為,在人際交往中普遍存在“首因效應”,即人們更愿意憑借自己眼睛看到的來做判斷。同時,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沒有人愿意將大把的時間花在研究一個人身上。那我們應該如何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阿維亞給出了答案。 注意自身形象和個人衛生,以及自己的表情是否僵硬、笑容是否令人感到不快。
在英格麗·張的《你的形象價值百萬》一書中,她提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加拿大工作的查理被委派尋找合作伙伴,經人介紹,與某位總裁初次相會。查理一進門,就看到有位男士穿著灰棕色、人造纖維的格子西服,發著亮光的領帶露在V字口毛衣的外面。他一張嘴,滿口黃牙暴露無遺……“他留給我了永不磨滅的可怕的惡劣印象。那張冷酷不帶笑的臉和那雙死魚般的手,無不在告訴我這是個冷酷的、沒有修養的人。”查理說,最終決定不和這位總裁合作。
西班牙《先鋒報》近日報道,馬德里孔普盧滕塞大學
心理學教授瑪麗亞·阿維亞稱,與人初次交往時,給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主要來自于動作、姿態、外表、目光和表情等,這些非口頭語言提供的信息占到了60%―70%。因此,阿維亞提出,初次見面時儀表、風度給人的最初印象往往成為日后交往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