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亞快樂它到底是什么東西 快樂和憂郁都是情緒,情緒具有發泄性,需要被表達。表達的途徑有兩種:生理的和心理的。假如我們忽略其一,另外一種就會因為被加強而出問題,比如頭疼,或者郁悶。都市白領……
快樂和憂郁都是情緒,情緒具有發泄性,需要被表達。表達的途徑有兩種:生理的和
心理的。假如我們忽略其一,另外一種就會因為被加強而出問題,比如頭疼,或者郁悶。都市白領們大多是職業“千斤鼎”,承載各種壓力,也習慣了壓力,潛意識中會覺得承認由壓力而導致的負面情緒是無能,于是抵御,于是身心都找到一種安全的表達方式:不怒不喜,進入亞快樂狀態。
亞快樂,一個絕對小資的新名詞,使用它的大多是城市新貴:高薪、時尚、步履匆忙、關注心理健康。他們衣食無憂,少有閑暇體會憂傷——那已經是老土過時的消遣了,可他們也并不快樂,于是出現了感覺真空現象,偶爾敲敲自己的心門,邦邦作響,有些令人發怵的麻木空洞氣象。
亞快樂:壓力的變形表達
亞快樂:不只是比快樂少一點
這樣的“感覺缺貨”固然不會造成抑郁癥那樣的嚴重后果,可是,長此以往,生活就會變成一碗吃也吃不完的白開水泡飯,任憑你胃口再好,也有難以下咽的那一天。想要防患于未然,就要先看清“亞快樂”的真正“嘴臉”,看看它為什么會出現:
心理神經學家研究說:健康的快樂來自于短時、適度、有規律、定期的快樂。而使人達到幸福最高狀態的,不是快樂的程度,而是感到有一點快樂的次數——既然如此,就讓我們每日心懷感恩,增強自己感受的能力,而不是抱怨快樂不夠高度吧!
白領一族衣食無憂、光鮮體面,看起來似乎沒有滿足不了的需求?墒窃绞沁@樣,其實內心的不安全感就越強,生怕一覺醒來一無所有。再加上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蒸蒸日上,所以拼命奮斗之后,他們總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對付“不快樂”之上,忘了去感覺“快樂”。其實,“亞快樂”是一種慢性焦慮情緒,它不痛不癢,但是會慢慢叫人窒息,就像用溫火煮青蛙——在你還跳得出來時,你感覺不到危險,所以泰然處之;等到感覺到了,卻已經跳不動了。因此,盡管“亞快樂”聽起來“小資”,但千萬不可任憑其發展,要把握好“起跳”的著力點和時間。
生存焦慮,潛藏的不安全
小資男女們用“亞快樂”來形容自己,其實表達的是渴望快樂的心愿。何謂快樂?
心理學家給它的定義是:一種人與動物都具備的、不學而會的基本情緒體驗,是一種興奮感,更是一種維持平衡的精神毅力。“興奮感”很好理解,每個人都有過為了一兩樁事情而心情飛揚的體驗;我們忽略的,常常是后半句:維持平衡的毅力。其實,真正的快樂不是一個點,而是一種心情背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可以坦然接受任何情緒考驗,包括“亞快樂”。所以說,導致亞快樂現象的不是沒有快樂,而是沒有正確理解快樂,對快樂的預期過高了一點。
白領對于自己的生活,常常愛恨交織,也許心里渴望著“喂馬、劈柴、周游世界”,身體卻被各種各樣的誘惑捆綁著,不愿放棄,于是“亞”快樂。其實,人生不應該只做加法,有的時候還要“四則運算”一下:看看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可以舍,什么可以得?鞓繁旧硎莾仍谧晕腋鱾方面的一種和諧,如果割裂與自己的聯系,這種和諧被打破,快樂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所以,給自己一點時間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也許麻木和困惑會少掉很多。
誘惑太多,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