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電器知識
根據對家庭冰箱衛生狀況的調查,目前普通家庭冰箱內部的衛生問題十分嚴重。其中,冰箱冷凍室細菌總數合格率為14。29%,大腸菌群合格率73。21%,而冷藏室細菌總數幾乎都不合格。冰箱的衛生狀況應當引起消費者的充分重視。
低溫下細菌也能生長
一般的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微生物,冰箱保存食品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降低溫度來抑制引起食物腐爛的微生物的繁殖。所以,冰箱只能相對延長食品的保存期而并非絕對停止微生物的活動。引起食物腐壞的大部分細菌的適宜生長溫度為37℃左右,冰箱冷藏室的溫度較低,一般低于10℃,在此溫度下微生物生長緩慢,但是時間一長,食物還是會腐壞。在自然界中還有一部分細菌為嗜冷細菌。它們在4℃左右還能夠生長繁殖,如李斯特氏菌、小腸結腸炎耶耳森菌等,都屬于致病菌。如果食用這類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就有可能導致腸炎。
同時,冰箱冷藏室的溫度,適于酵母菌與霉菌的生長,而其中的芽枝霉、青霉菌、曲霉菌都能產生菌毒素,這類毒素能使人慢性中毒并有致癌作用。
生熟不分易導致交叉污染
有的消費者過分相信冰箱的保鮮、殺菌功能,把冰箱當成了食品的保險箱。其實,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具有“殺菌功效“的冰箱,實際上并不能殺菌,只不過是冰箱的內壁、隔板、把手上用了一些抑菌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有抑菌的作用,但不能殺菌,對于不接觸冰箱內壁的部位則沒有任何額外的功效。如果不對冰箱內的食品定期進行整理,冰箱內就容易滋生細菌。
不少家庭在冰箱的使用上非常混亂。常常不論什么食品,一古腦地都放在一起,生熟不分,這樣很容易導致食品之間的交叉污染。不少人直到冰箱內的食品腐爛、變質之后才把它們扔掉;去掉臟的食品后也不對冰箱進行清洗,導致細菌存留在冰箱里面而且越積越多。
冰箱每月清洗一次
冰箱不衛生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潛在危險因素。為了保證身體健康,人們在使用冰箱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保存在冰箱里的食品不要超過保質期,對于放入冰箱的剩飯剩菜,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同時,取出食品后一定要先加熱再食用。二、存放食物一定要生熟分開,最好用保鮮袋包好。這樣既可防止食物交叉污染,又能避免食物因水分蒸發而出現干縮現象。三、新鮮的水果蔬菜如果要放入冰箱,最好先洗凈擦干,這樣可以減少帶入冰箱中的微生物數量。四、至少應每月清洗冰箱一次。清洗冰箱時用洗滌劑擦洗冰箱內壁即可。同時,冰箱門上的橡膠密封條容易積存污垢和細菌,也應該定期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