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老年人的時尚健身方式:打陀螺
李大爺最后告訴記者,希望有更多的老年人加入他們的行列,“千萬別以為這是孩子們的專利,它也是我們老年人強身健體的好方法!”
李光……
李大爺最后告訴記者,希望有更多的老年人加入他們的行列,“千萬別以為這是孩子們的專利,它也是我們老年人強身健體的好方法!”
李光樂大爺告訴記者,他已經做了不下五六個陀螺了,最新的一個已經突破了傳統陀螺的立方錐體的形狀,而改成了類似飛碟的形狀。據說,這個陀螺的頂部是一個紅色的塑料圓盒,可以發聲;中部是一個白鋼的空心圓柱體;底部是一個有耐磨滾珠接觸地面的錐體……這樣的陀螺打起來既省力,旋轉時間又長,聲音還響。
遼寧師范大學退休教師78歲的廖大爺,這會兒正坐在廣場的臺階上擺弄著陀螺,據他講:傳統的陀螺是實心木質的,這樣的陀螺一是沉、二是旋轉時間短、三是聲音也不響,而經過他們改進的陀螺則做成了空心的、材料也改成塑料或白鋼的、立面還挖了長孔使聲音變得響亮。
陀螺當中蘊含著創新精神
李大爺的故事在興工街傳開了。從此以后,蓋州街的張大爺來了,馬欄子的周老師來了,泡崖劉大叔來了……五四廣場也成了有名的“陀螺廣場”。
今年已經70歲高齡的李天樂大爺以前是大連機車研究所的一名技術人員,常年的伏案工作讓他患上了肩周炎。一開始,李大爺采取的是保守療法,但是病情沒有好轉。三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大爺開始以抽打陀螺的方式鍛煉身體,幾個月后,他的
肩周炎竟奇跡般地康復了。
“打陀螺不光是游戲,還可以治病呢!”李天樂大爺向記者談起了他在五四廣場玩陀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