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運動鍛煉可以強身健體、防病祛病、延緩衰老,但是,如果運動方法不當,不僅不能達到上述目的,反而會損傷身體,影響健康。因此,老年人進行運動鍛煉時,必須遵循下列原則:
要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老年人的運動項目,一定要根據健康情況、條件、愛好等進行選擇。一般來說,以選擇各個關節、各部分肌肉都能得到較好鍛煉的運動項目為宜,如慢跑、快步走、游泳、太極拳等,也可以利用運動器材進行鍛煉。
運動鍛煉要循序漸進:參加運動鍛煉決不能急于求成,而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要日積月累,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鍛煉效果,同時,開始鍛煉時運動量宜小,待適應以后再逐漸增加。
運動鍛煉要持之以恒:要想通過體育鍛煉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持之以恒,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好是每天堅持鍛煉,每次鍛煉半個小時左右;實在有困難時,每周鍛煉不應該少于3次。同時,要合理地安排好時間,養成按時鍛煉的良好習慣,注意掌握適當的運動量。
運動鍛煉要因人而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老年人的運動方法也不應完全一致。根據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健康情況不同、工作性質不同、鍛煉的基礎不同、興趣和愛好不同以及工作、生活習慣、家庭環境不同。
總之,要根據每個老年人的特點、身體健康情況、運動習慣等來選擇運動項目,決定運動量大小和鍛煉時間長短,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異。
運動鍛煉時要進行自我監測:自我監測就是指在運動過程中,經常對健康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價,目的在于適時調整運動處方和鍛煉計劃,防止過度疲勞,避免發生運動損傷,提高鍛煉效果和健康水平。自我監測的內容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主觀感覺:一般包括運動前、中、后的各種感覺,食欲,睡眠,運動欲望,排汗量,有無疲乏感,心悸,氣短,頭痛,腰腿痛等。
二是客觀檢查:包括測量脈搏、呼吸、體重等。一般以脈搏的變化來衡量運動量的大小,并把運動后的脈搏變化作為一種確定運動量的指標。一般來說,老年人運動后脈搏數較運動前增加60%-65%,保持在110-120次/分較為適合。如運動中出現脈搏跳動過快或出現脈搏減慢或變得不規則時,應立即停止鍛煉,必要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管疾病患者,在進行鍛煉時最好有人陪同,以免發生意外,同時注意隨身帶好必需的急救藥品。
結群、結伴鍛煉:結群、結伴鍛煉可以交流心得,尋找朋友,達到調節心理狀態的目的。
體育鍛煉與衛生保健措施相結合:老年人應在體育鍛煉的同時,注意休息、飲食和營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