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醫學研究證明,氣溫過高與發生中風關系密切。每年當溫度在32攝氏度以上的時段內,總會出現中老年人中風的發病高峰,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最危險。
因為在高溫環境下,為了散熱,皮膚血管擴張,皮下血液循環的血流量是正常時血流量的3-4倍,這種超常的血液循環,對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無疑是一種不小的重負。這不僅可致血壓升高,增加發生腦卒中的危險,而且當水分補充不足時,還會因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驟增而誘發缺血性中風和心肌梗死。
同時,由于老人體溫調節功能減弱,對氣溫感覺遲鈍,故出事(中風)前多無感覺,一旦感到“悶熱”,很快出現中風癥狀,使家人措手不及。
所以,在暑熱季節,老人更要注意對中風的防范。首先,要注意居室的陰涼、通風,適度的活動與勞作應安排在清晨或傍晚涼爽時進行;其次要及時飲水,最好用淡鹽的綠豆湯或粥及含低鈉、鉀的飲料,分多次適量飲用,保證充足的血容量;在飲食上要清淡、少油膩,防止血黏度增高,在不饑餓時莫強食,也是預防對策之一。
老人一旦感覺“悶熱”難受,常可能是中風的信號,如果忽然出現癥狀輕微或“一閃而過”的頭痛、頭暈和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體感覺異常,切勿以為是“天熱吃不好睡不好”之故,而應該及時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