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寫地書的時間不能長 每天清晨,北京天壇公園就會出現許多在地磚上練書法的人。這樣練字還有個專門的稱謂,叫“寫地書”。據了解,寫地書在全國各地很常見,很多城市的公園里,甚至馬路邊都能見……
每天清晨,北京天壇公園就會出現許多在地磚上練書法的人。這樣練字還有個專門的稱謂,叫“寫地書”。據了解,寫地書在全國各地很常見,很多城市的公園里,甚至馬路邊都能見到以這種方式健身的中老年人。
64歲的安大爺已經寫了4年的地書,他說:“我每天練兩三個小時。”
和其他健身項目相比,寫地書無疑是最文雅的一種。安大爺認為,寫地書能鍛煉全身———彎腰,能練腰;曲腿,能鍛煉膝關節;寫字,從肩膀到上臂,再到手腕都能得到鍛煉;在地上寫字,需要不斷往后退,和倒走差不多,還能練腿。并且,地書寫的都是唐詩、宋詞,還都是繁體字,久而久之,記憶力就得到了鍛煉。
不過,運動學專家卻不鼓勵老年人長時間寫地書。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院的陸一帆教授認為,雖然寫地書能改善老年人的平衡感和穩定性,但是寫地書時,人的下肢基本不動,如果其患有靜脈曲張,長時間站立只會加重病情。而且,寫地書的時候,老年人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姿勢,會引起大
腦供血不足,甚至誘發
腦溢血。此外,長時間彎腰也會加重脊椎的不平衡。
陸教授建議,老年人鍛煉身體應選擇一些低強度的項目,加強四肢力量,促進血液回流。鍛煉時脊椎要挺直。他還強調,如果老人有寫地書的習慣,應該每隔15—20分鐘就坐下來捶捶腿,而不應長時間彎腰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