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現代醫學認為,空氣中的濕度保持在40%-55%,對人體最適宜。當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人們極易受外來濕邪的侵襲。濕邪若侵犯肌表,病人可表現為惡寒發熱,汗出而熱不退,頭身酸重,舌苔薄白;若侵犯肌肉、筋絡、骨關節,會出現肢體關節酸痛沉重,局部腫脹麻木;若侵犯胃腸,可出現上腹悶脹、惡心欲嘔,不思飲食,口粘或甜,四肢沉重,大便稀爛,舌苔薄白或膩;若侵犯下焦,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病癥狀,尿短少而黃赤,下腹隱痛;女性病人還可出現白帶增多。潮濕的環境,最適合霉菌的生長繁殖,真菌感染包括手足癬、股癬、甲癬、花斑癬等。另外,潮濕的天氣人們還常有煩躁不安的感覺,自控力有所降低。
防止潮濕對健康的危害,首先要保持居室的通風干燥。陰雨天室外濕度較大,可把上風方的門窗大部分關閉,只開下風的門窗,以減少水氣進入室內。天氣轉晴時打開門窗,將放在擋風處的家具適當搬動,以利空氣流通,加速水氣蒸發。陰雨天盡量不要在室內晾衣服。淋濕了的衣服、雨傘、鞋襪最好不要帶進室內。在居室門口或廚房、客廳門口鋪放一塊墊布,以除鞋底水漬。
還要搞好居室衛生和個人衛生,預防真菌病的傳播。真菌病的防治重點是足癬和頭癬,特別是足鮮。要養成每日洗腳的習慣,不用與別人共用的毛巾、腳盆,不穿別人的鞋襪。經常洗頭,不用別人的梳子,不戴別人帽子。穿著的衣服透氣性能要好,以助于吸收體表的水分。陰雨天氣衣服極易返潮,甚至發霉。穿著返潮的衣服不僅不舒服,還容易引起感冒或誘發關節疼痛。衣服要經常曬一曬。不吃腐爛變質食物,多吃清熱化濕食物,如綠豆粥、荷葉粥、紅豆粥等。
夏季防濕的關鍵在于養陽,只有陽氣充足,濕邪才不會侵犯。霉菌感染的主要對象是年老幼弱者,他們特別要注意陰雨季節的保健。若涉水淋雨,回家后可立即服用姜糖水;有頭重、身熱等癥狀,可服用藿香正氣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