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簡單易學的一二三四健身術 張光斗: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12年出生于江蘇常熟,曾擔任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主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是……
張光斗: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12年出生于江蘇常熟,曾擔任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主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是我國水工結構和水電工程學科的創建人。
如今92歲的張老,由于工作的性質無意中練出了一副鐵腳板,俗話說:“人老先老腿!比欢@位耄耋老人至今尚未有這種感嘆和抱怨,依然耳聰目明,反應敏捷。
張老的養生之道重在心平氣和,他說:“心平氣和,是一種祥和的狀態。”
人心若不足,唯心平才能氣和。心平,無非分之念,見可欲而不迷狂,于遷變得失具平常之心。氣和,不卑不亢,不疾不滯安舒寧靜。
張老把保健納入日常的生活中,并歸納為一二三四健身術:
一貫知足。俗話說“知足者常樂”。樂為長壽之要訣,如何做到笑口常開,這雖是一個綜合素質的問題,卻也與知足不知足關系甚大。不知足者對名利、地位、物質享受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發展下去
心理變態,嫉妒強者,嘲笑弱者,自尋煩惱,自討無趣,違背自然法規,損害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一貫知足,才能適應自然規律。人至老年要正視現實,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樂趣。以此平和之心怡養天年,會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眼里充滿美好的憧憬,身心自然平衡。在晚霞中回首前塵舊夢,在星光下凝望未來異彩,安詳地過渡到更為寧靜的彼岸。正是:“不悲鏡里容顏老,且喜心中領域寬”、“有唱有吟空萬念,無憂無慮樂長春”。
二目遠眺。這里所說的二目遠眺,具有高瞻遠矚之意。時下,“
近視眼”頗多,急功近利者大有人在,應予矯正。人生在世充滿矛盾,不可能一帆風順。如何化解矛盾,確實需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些。切忌勢利眼,目光短淺,見小利而忘大義。能高瞻遠矚,堅定理想信念,順應自然,則與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三餐有節!懊褚允碁樘欤骋悦駷殂尅,一日三餐是少不了的。上了年紀,可能要四餐五餐,以多餐少食為佳。不偏食,有節制,有規律,對身體有利。飽一餐、饑一頓,最容易傷胃。根據膳食科學報道:我國四大主糧大米、小麥、玉米、大豆,單一食用,其吸收利用率僅占51%~70%,而混合吃,可達80%~90%以上。玉米還有降低膽固醇、治療
高血壓的作用。常食花生、豆類,可使氣血化生有源,氣充血旺,心身健壯。食五谷雜糧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所以要想延年益壽,須五谷皆食,宜清淡,不偏食。
四季不懶。保健三字經說:“常運動,勤思考,既強身,又健腦。多動手,精神好……”
張老說,結合自身的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堅持持久,定能防老。四季不懶,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如此既可保持我們祖先的勤勞美德,又能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