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在生活中我們偶爾會碰到有人格障礙的人.人格障礙亦叫"心理病態人格"指不伴有精神癥狀的人格適應缺陷.具體地講就是在沒有認知過程障礙或沒有智力障礙的情況下出現的情緒反應,動機與行為活動的異常.人格障礙患者常難以正確估計社會對自己的要求及自身應當采取的行為方式,難以對周圍環境作出恰當的反應;難以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常常與周圍的人發生沖突;有的還會超越社會倫理道德規范,做出違反法律或騷擾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
正確認識人格障礙特征和診斷有助于我們恰如其分地處理好關系.
我國的ccmd-2-r對人格障礙的描述性定義有標準,這里就不再多說了.人格障礙包括一系列差距很大的適應不良的行為類型,從極端被動到反社會行為之間兩個極端,其共同特點有:
1.人格障礙往往始發于兒童期,顯現于青春期,
2.有難以和人相處的人際關系,紊亂不定的心理特點,如偏執,自戀,反社會攻擊等,
3.常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難都歸咎于命運或別人的錯處,從不感到自己有缺點應當改過,常把社會或外界一切看做是荒謬的.
4.認為自己對別人無任何責任如對不道德行為沒有罪惡感,傷害別人不覺得后悔,自以為是.不管他人的心情和狀態.
5.走到哪里就把猜疑,仇視和固有看法帶到哪里,
6.其行為后果常傷及他人,使得左鄰右舍雞犬不寧,自己卻不知覺.
7.總是通過別人的告發或埋怨得知他們的怪癖或不良行為,而不是自己感到有何心情不安或想不通之事求助于人.
人格障礙與精神病不同,精神病患者往往沒有方向感和時間感,和現實的接觸嚴重松脫,主要表現在妄想和幻覺,而人格障礙患者由于對人際關系有既定的思考模式,因而過著定型的實際上是頑固的生活,他們透過狹隘的自私觀點看世界,通常和現實仍保持一定接觸,故可以這么說,如果個體能與社會環境相適應,就是具有正常的人格.而確有少數人不能適應社會環境,待人接物,為人處事,或不相協調,情感反應及意志行為與常人格格不入,一接觸就會感到脾氣古怪,心理學上就把這類人叫做患有人格障礙.
我們常見的人格障礙患者中以偏執型(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為多.這類人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為特點表現為;極度的感覺過敏,凡事耿耿于懷,思想行為固執死板,多疑,心胸狹窄,愛嫉妒,特別愛與鄰里尋釁爭吵,在背后中傷或公開抱怨別人,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自命不凡,慣于把責任歸于他人,在工作和學習上往往言過其實而同時又很自卑,總是過高地要求別人,總認為別人用心不良,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問題,易于從個人感情出發,主觀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懷疑自己配偶不忠等.這類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相處,在外也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往往對其敬而遠之.
偏執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抱否認態度.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顯示,這種人格障礙人群占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數字.調查研究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男性較多見.
這種偏執型人格障礙的人本身活得很累,如為鄰里一點雞毛蒜皮小事斤斤計較,鬧得不可開交,賣房時又與受讓者爭吵,到了說理的地方,還非得聽他擺布不可,稍不依他就耿耿于懷,甚至發展到對裁判者人身攻擊,對仲裁機構誣蔑詆毀,還恬不知恥自稱偷錄了工作人員講話。殊不知自己的行為已經違法。精神病患者在發作時不負法律責任的,但是有人格障礙的人并不包括在內。該承擔法律責任的還是要承擔法律責任。
有人格障礙的人可以通過學習及心理咨詢的途徑來得到消除,一般不需要服藥。當然需要心理咨詢的人有個前提,就是自己主動要求咨詢,而不是別人硬要拖他來咨詢,硬是被拖來咨詢的人心理咨詢師是不愿接受的,也是沒有效果的。故自己認識人格偏差從而盡快糾偏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