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82歲的王老伯感到胃部不舒服,被當作胃病掛了兩天水,第三天在家洗澡時突然暈倒,被送到省中醫院心電圖檢查后發現,心肌已大面積梗塞,雖經努力搶救仍未能救活。61歲的李先生平時身體很好,近日突然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的癥狀,結果也被診斷為心肌梗塞,立即進行心臟介入手術才轉危為安。
表面看似簡單的胃腸炎,卻是致命的心臟病。據省中醫院急診中心主任芮慶林介紹,由于不典型心梗臨床表現不典型,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因而常常沒有引起病人及其家屬的足夠重視,容易失去最佳搶救病人時機。近年來不典型心梗比例大大增加,從原來的25%左右上升到了現在的50%左右。
該院心導管室主任王振興告訴記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發病率逐年上升,許多老人無胸部疼痛癥狀或疼痛不劇烈。在我國大約有1/6 1/3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疼痛部位和性質不典型。65歲以上老年人發生的急性心肌梗塞,其中81%為無痛性心肌梗塞。原因之一是冠狀動脈突然閉塞,尚未來得及釋放出足量的“致痛因子”,因此不會有疼痛發生。原因之二是老年人對疼痛的感受性不靈敏造成的。部分心梗病人發病早期可表現為上腹部疼痛,臍部、下頜部及肩背部疼痛,甚至以牙痛、咽喉痛為首發癥狀。病人因此到外科、五官科、口腔科去看病,經常被誤診。有些人因為飲食不潔而導致嘔吐腹瀉,以為是患了胃腸炎,未引起重視。直到出現四肢發冷、血壓下降時才去看病,做心電圖檢查證實為心肌梗塞,但此時的病情往往已發展到嚴重狀態。還有的病人出現頭暈、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而被誤診為腦血管病。其實這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心臟泵作用減低,而引起的心性腦缺氧癥狀。
不典型性心梗多見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圍神經病變,植物神經功能受損,感覺神經受累,這樣便會使痛覺變得遲鈍甚至沒有痛覺。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肌梗死其死亡率是普通心梗病人的2 3倍。老年人由于全身各器官系統老化,加上腦萎縮,語言表達能力下降,病情講述不清,增加了不典型性心梗發生的幾率。
王振興主任提醒廣大患者,中老年人要提高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識,出現上腹疼痛、牙痛以及原因不明的不適時,應到正規醫院做心電圖等相關檢查,以免貽誤最佳搶救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