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老年人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有何特點? 老年人發生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與青壯年的表現有所不同,通常表現為周身乏力、易疲勞、心悸、情緒不穩,有的甚至表現為行動不便,出現行走困難等,上述表現易被誤認為是由于……
老年人發生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與青壯年的表現有所不同,通常表現為周身乏力、易疲勞、心悸、情緒不穩,有的甚至表現為行動不便,出現行走困難等,上述表現易被誤認為是由于年老所致的生理功能減退的表現,而想不到是由于心臟出現心律失常所致。
另外,老年人易發心肺部疾患,隨著病情發展,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當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心絞痛時,常伴發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竇性心動過速等;反過來,心律失常又會加重上述疾病,使原發病的癥狀更加明顯,從而忽視心律失常的存在。老年人發生急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臟的血排出量減少,血壓下降,加之老年人血管的舒縮功能減退,調節血壓的能力降低,會出現頭暈、暈厥,甚至抽搐。有的則出現口眼歪斜,肢體活動不靈等腦血管意外的癥狀。
雖然臨床檢查特別是發現心尖搏動和動脈搏動不規律時,常可證實心律失常的存在。但如果以規則的心搏作為主要的判斷標準,將遺漏許多心律失常。老年人的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橈動脈的搏動可能很規則,但檢查時發現有異常的心率、心音的強弱不一,異常的頸動脈搏動和血壓的改變,均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診斷。